-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流动状况
- 马莉萍
- 2095字
- 2025-03-31 07:37:14
一 就业地区偏好和就业地分布
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偏好与流动意愿都可以被看作大学生就业期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会对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地区偏好,本书的调查问卷中询问了毕业生“您想去工作的省份或城市:第一希望哪里?第二希望哪里?第三希望哪里”这一问题。尽管就业期望可能会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毕业生找寻工作之前来调查其地区偏好应该会更为准确,但是一般来说,个体地区偏好的形成是长期而稳定的,为此,有理由相信,调查经历过一段时间求职后的毕业生求职偏好更能反映毕业生的真实偏好。
为直观而清晰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偏好,本书在清洗“就业地区偏好”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时,进行了两类处理:第一类处理,将所填写的“偏好城市”统一划归为其所在的省份,使得所有调查结果均以省作为统一单位;第二类处理,对于在多类希望中填写城市均属于同一省份,或者在多类希望中填写的省份相同的情况,只保留前一希望中的数据,使得三类希望中的省份偏好互不重复。进行上述处理后,沿用中国区域经济划分方法将中国各省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于是,三类希望中,偏好东、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比例如图2-1所示。

图2-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偏好
从对地区偏好的差异来看,毕业生对东部地区的偏好最为强烈,有80%以上的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够到东部地区就业,而愿意到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则不到10%。而从第一希望、第二希望和第三希望之间的差异来看,第一希望偏好东部地区的毕业生比例最高,达到了86%,而第二希望和第三希望偏好东部地区的毕业生比例则略有下降;与之相反,第一希望偏好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7.7%和6.4%,第二希望和第三希望的这一比例均有所上升,其中第三希望偏好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比例已突破了10%。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东部地区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很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和教育收益率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则相对较差,经济收入也相对较低。尽管第二希望和第三希望中,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地区的比例逐渐增多,但所增加的比例非常有限,说明尽管眼下高校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但绝大多数毕业生仍将东部地区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就业的目标区域,而非选择“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激增,加之受经济危机影响,外资企业、外向型民营企业等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萎缩,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是否能够得以实现?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下面来分析一下毕业生就业意愿与实际就业地区之间的关系。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您已经确定的就业单位在哪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其与之前的就业地区偏好中的三类希望进行对比,便得到结果如图2-2所示。左列表示在希望的就业省份就业和未能在希望的就业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右列表示在希望的就业地区就业和未能在希望的就业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需要说明的是,毕业生的三个希望省份(或地区)中,只要有一个与实际的就业省份(或地区)一致,就被认为是实现了就业期望。

图2-2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偏好与实际就业地区的一致性
由图2-2所反映的比例来看,到所希望的就业省份就业的毕业生占到了86.4%,而到所希望的就业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则达到了90.2%。如此高的比例说明了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实现了在就业地区上就业的就业期望,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毕业生都遵循自己的地区偏好找寻工作,并最终在所希望的就业地区就业。以上分析从一个侧面说明,毕业生的求职地区偏好与其就业地区选择是相互一致的。
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京津沪吸纳的毕业生比例接近9.0%,而东部其他8省吸纳的毕业生约为44.6%,加总可以得出,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毕业生比例已经超过了毕业生总数的一半。在中部8省就业的毕业生比例约为1/4,而西部地区虽然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吸纳毕业生的比例还不足20%。可以看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上,的确存在着东中西的不均衡,呈现由东往西依次减少的现象,这与多数研究的结论相一致。
从区域内的具体省份来看,西部地区中,宁夏、西藏和青海3省吸纳的毕业生比例最低,均不足全国毕业生总人数的0.5%;其次是新疆、甘肃、贵州和云南,均不足全国毕业生总人数的2%;而四川和陕西在西部地区中的毕业生比例却遥遥领先,两省所吸纳的毕业生总数接近8%。中部地区也有例外,河南和湖北两省吸纳的毕业生比例均超过5%,而最低的当数吉林省,不足2%。吸纳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东部地区中,山东、江苏和广东3个东部沿海省份吸纳的毕业生总数达到了全国毕业生的1/4,位居其次的浙江省超过了6%,比例最低的则当数海南,不足1%,与西部地区省份的比例相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基本符合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增加的规律,但其中存在的诸多特例省份似乎又在暗示,经济发展水平并非造成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状况的唯一原因,很可能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因素在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为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下文具体研究一下在各个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的构成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