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流动状况
- 马莉萍
- 1097字
- 2025-03-31 07:37:12
三 就学流动毕业生的学历和专业结构
表1-3呈现了就学流动学生的学历特征。其中,未流动指学生的学籍所在省份与当前毕业院校所在省份相同。可以发现,各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中,专科生在本省就学的比例最高,这也与高职高专类院校主要面向本省招生的情况有关;其次是本科生,而博士生和硕士生选择在本省就读研究生的比例则不足一半(分别是46.5% 和44.4%)。学历层次越高,由经济欠发达省份流向经济较发达省份就学的比例就越高,其中博士生的这一比例约为44.4 %,而专科生的这一比例仅为8.4%。博士生和专科生中由经济较发达省份流向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比例较低(分别为9.1%和9.6%),而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这一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6.5%和14.2%)。
表1-3 就学流动的学历层次特征 单位:%

注:∗由于数据限制,只能获得硕士生和博士生2008年毕业院校的相关信息,无法获得硕士生的本科院校以及博士生的本科院校和硕士院校信息。因此,本研究只能获得从家乡所在地到当年毕业院校所在地的流动信息。
资料来源:由《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整理而得。
表1-4呈现了就学流动学生的院校类型特征。可以发现,一般本科、高职高专和独立学院学生的本地就学率最高,而“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学生的本地就学率相对较低。“985工程”院校中学生由经济欠发达省份流向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比例最高,其次是“211工程”院校,一般本科和独立学院的比例较低,而高职高专院校的这一比例最低。“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学生由经济较发达省份流向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一般本科和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的比例最低。
表1-4 大学生就学流动的院校特征 单位:%

资料来源:由《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整理而得。
表1-5呈现了就学流动学生的专业分布特征。可以发现,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中,教育学和医学学生留在生源地就学的比例最高,均超过70%,哲学和军事学学生不流动的比例最低;而由经济欠发达省份流向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比例最高,均超过了1/3,其中哲学的这一比例最高。而各专业中由经济较发达省份流入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比例相差不大。
表1-6呈现了高职高专学生就学流动的专业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农林牧渔、文化教育和公安专业的学生不流动的比例最高,接近90%;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专业的学生由经济欠发达省份向经济较发达省份流动的比例较高;水利、轻纺食品、环保气象与安全和制造专业的学生则由经济较发达省份向经济欠发达省份流动的比例较高。
表1-5 大学生就学流动的学科特征(本硕博) 单位:%

资料来源:由《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整理而得。
表1-6 大学生跨籍就学流动的专业特征(高职高专) 单位:%

资料来源:由《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整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