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 黄耀明
- 1159字
- 2020-12-10 18:27:36
第一篇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跨文化契合问题
引言
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近二三十年中,始终很难较好地解决一些最核心的本土化问题:譬如如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如何使极具西方文化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融入中国本土的情景与文化?如何使社会工作专业制度有机地融入中国固有的助人体系?如何使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功能更好地回应中国具体的社会问题?如何让中国社会民众广泛地自发地接受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服务?应对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工作必须主动调整自己长期以来在西方坚守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模式去适应中国具体的文化情景,在与中国具体国情的跨文化对话中寻求契合的交集及合作路径,建构具有中国文化维度及特性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助人方法。
追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百年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工作理论、价值与助人方法都刻上了很深的西方文化印痕。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是伴随着应对和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使命应运而生、不断成熟的。一般认为,社会工作的思想有三个重要来源:一是古希腊、古罗马人、古希伯来人的欧美传统思想根基。古希腊人认为将自己的一些财富分给穷人是富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方法。古罗马人认为富人对穷人的帮助是宗教责任,而且助人过程中必须保证穷人的尊严。古希伯来人强调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基督教文明的“博爱”理念给了社会工作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基督教所倡导的推及所有人的广泛博爱及利他主义的观念给社会工作的助人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三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所提出的“人的价值与尊严与生俱来”“天赋人权、自由与发展”等理念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1]当带有如此之深西方文化印记的社会工作助人制度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方式被推及全球视野,并进行普适性应用的时候,跨文化的本土性契合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社会工作在不同的地区、族群甚至华人社会的不同地域都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文化差异,文化适应性成为社会工作普适性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历史、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都存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与非制度安排。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就包含了悠久的济贫助困历史和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中,政府对贫困及弱势群体的救助被看成是统治者德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社会中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的守望相助与互助互信则被当成一种理想的生活范式。在实践层面,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极具特色的救济和互助行动。就当代来说,历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也极富中国特色。当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一种专门的助人职业、一种现代专业要“嵌入”中国福利体系的时候,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理论体系、知识支撑与技术方法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国文化进行对话、妥协、调整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