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慈悲06 摆脱名为神的梦

觉有情文明又想给自己起一个新名字了,一个象征着自己拥有崭新力量、崭新技术的名字或者说年号,以此作为纪念。

首先这个新名字中肯定要包含量子,以此纪念觉有情文明对宇宙本质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然后要有一个字词形容自身的态度。

那么神如何?

在觉有情文明的古老源头,普渡宇宙之前、菩提之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杀尽自身烦恼之前曾做过“名为神的梦”。

梦中,深陷苦难时、彷徨时,呼唤祂的名字便能得到救赎。

这个梦随着文明的科技水平提高渐渐消退,因为知识的普及让人们清楚信仰也好,不信也罢,祂都不会从虚无之中走出,来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但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科学家晚年会追寻名为神的幻影。

他们不信仰人格化的神,而是觉得宇宙构造如此精妙,或许真有某种意识在冥冥之中推动。

知道的越多,便会发觉自身越是无知与无能,不知道答案的事情太多了、做不到的事情太多了,虚无主义会如野草一般在心田中蔓延。

于是人们迫切渴望一个理由、一个因果、一个答案,告诉自己宇宙的存在是有其目的、生命的存在是有其意义的。

这便是名为神的梦。

无论是人格化神,还是冥冥之中自有的天意,亦或是科幻小说中吹捧的神级文明,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是心灵的寄托、是心灵的依靠,是收束虚无主义的一枚标签,是海旅远方遥不可及的灯火。

那里空无一物,但给了名字,那里便升起“名为神的梦”,在这梦的光影下,虚无主义的阴影便会稍淡一点。

觉有情文明想要拾其这个“梦”作为自己的名字,因为祂已然是许多文明心中远方的梦。

梦中没有饥饿、没有彷徨,只需细数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然而,觉有情文明最后还是选择放弃这个“梦”作为自己的名字。

何必追逐幻影呢?

“或许是不知梦的缘故,流离之人追逐幻影,弃友弃人,独溺孤独。”

但觉有情文明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梦的本身。

这个文明知梦、知渴求、知善恶之意动、知慈悲之可贵,如佛捻花,菩提自笑。

所渴求之物就在触手可及之地,何必舍近求远追逐“名为神的梦”?

最后觉有情文明决定以解析物理量最小的不可分割单位——量子为目标,以佛自称,以量子佛为名。

…………

看了这个文明漫长岁月的历史和变更后,苏杰恍然隔世,然后他惊讶的发现这个文明的记录竟然到此没有了。

哪怕挖掘到这颗星球的地核深处也没发现记录着后续历史的事物。

只有一枚石球,悬浮于这颗月亮的中心。

好一石球,越是测量它,越是发觉它是完美的球体,精度完美,圆周率在上面完美的体现,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

圆周率是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法算尽,苏杰也不知道这个球体的精度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至少已经超过了他所能测量的极限了。

不过苏杰觉得圆周率的精度是一个有趣但无意义的东西,因为如果以39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可观测宇宙的大小,误差还不到一个原子的体积,精准度再高一点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苏杰真正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这边会放一个石球,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理念?

苏杰若有所思:“或许放置这石球的人和我有类似的想法——宇宙是一个有趣但无意义的完美球体。”

突然“明”出现在苏杰身边,祂指着石球上的花纹缓缓笑道:“这是菩提文明时期的文字,当祂们成为觉有情、量子佛的时候,祂们已经不需要文字了。

这上面是祂们成佛后的顿悟,来自慈悲经——持戒有正见,自不必轮回。”

苏杰闻言好奇的问道:“明先生,你和这个文明是什么关系?刚刚我在它们的历史记录中发现了一个和你类似的存在。”

明笑着回应道:“那是我的一部分,我们把宏观和微观打通之后,拥有了部分的量子特征,并在精神上获得了完美,所有成员融合成为一个个体。

如今你面前的是我也是我们,是流转于宇宙之中万千流光之中的一缕。”

这个答案让苏杰有些惊讶,但想来也是理所应当。

思考片刻后,苏杰问出了他心底最后的两个问题:“1.刚刚那句话,持戒有正见,自不必轮回是什么意思?

2.如你所说的话,你不是觉有情文明的一员吗,怎么成了我均衡文明的引导者?”

明笑道:“刚刚那句话的意思是持戒——遵守内心的准则,正见——有正确的见解,对世界、对自身彻悟。

然后自不必轮回,这句话本来叫自不必投胎,但我更喜欢轮回这个说法。

全部意思是遵守自身的信念和信条,有正确的见解,便可不必在彷徨徘徊、在痛苦中轮回。”

接着“明”表情微肃:“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有一个人得罪了神,神罚他推一块巨大的石头走上山崖,然后再让石头滚落下去,如此循环往复。

因为神觉得重复无意义、无价值的劳动便是最大的惩罚。

世人有其原罪,唯有跪在神前才能得到救赎。”

一粒月尘突然飘过两人身前,“明”捉住这粒尘埃展颜一笑道:“不过有位哲人说过换一个想法世界便大不一样。

你看那人虽然被神惩罚要永无止境的搬运石头,徒劳无功,但那样又如何呢,那人依旧可以和这份命运相抗争。

与人斗、与天斗其乐无穷啊,哪怕结局已然注定,这份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便足以让人在精神上获得无上满足。

而这份满足,便是我的正见。

这便是你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而你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说来话长了,那是一个悠远的故事。”

接着“明”露出回忆的表情缓缓说道:“多少年前了呢?我们文明以量子佛为名、以慈悲的理念为名在宇宙四处旅行,发现这个宇宙的塌缩越来越严重了。

因为我们文明拥有部分量子形态,对这种塌缩的变化最为敏感。

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是鱼,发现所栖身的池塘在渐渐干涸,我们所能活动和生存的空间正一点点变少。

我们曾以为自己已然摆脱了名为死亡、毁灭的终结,没想到在宇宙的尽头,我们还会听见那永生死神的披风在时光之风中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