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闻如是①:一时,佛在王舍城②,在鹊封竹园③,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④及诸八部⑤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⑥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生?”

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⑦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⑧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佛曰:“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⑨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⑩,悟须陀洹果⑪,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注释】

①闻如是:也作“如是我闻”。

②王舍城:指古印度摩竭陀国的都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据说是佛教徒第一次结集的地方。该城故址位于今印度东北部的比哈尔城西南约十五里处的腊季吉尔。

③鹊封竹园:指迦兰陀竹园。迦兰陀是王舍城的长者,信奉佛法后便以竹园来敬奉佛。

④菩萨摩诃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道心、无上智慧;“萨埵”为众生,或勇猛心;“摩诃”即大。

⑤八部:即天龙八部,指守护佛法的八种神怪,分别是提婆、那伽、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其中“提婆”指天神。“那伽”近似龙。“夜叉”为一种形象丑恶的恶鬼,勇健暴恶,能食人。分在地、在虚空、在天三种。“乾闼婆”在梵语中是“变幻莫测”的意思,佛经中指“香阴”,即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阿修罗”即无端正,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端正,又名非天。“迦楼罗”指金翅鸟神。“紧那罗”在梵语中为“疑神”之意。形状似人,但头生一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摩睺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首。

⑥异学梵志:出家外道。梵志,婆罗门的汉译。

⑦四大:大,即元素。四大,指地、水、火、风,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地大以坚性为本质,有保持的作用;水大以湿性为本质,有收集的作用;火大以热性为本质,有使成熟的作用;风大以流动为本性,有使成长的作用。

⑧泥洹(huán):即涅槃。

⑨十方:指四方、四维及上、下等十个方位。

⑩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⑪须陀洹果:也称为预流果、入流果。是小乘佛教四果位之初果。

【译文】

如是我闻:那个时候,佛住在王舍城中,在鹊封竹园里,和很多大比丘、菩萨及八部信众,共三万六千人聚在一处。

当时参加法会的还有五百名婆罗门教徒,他们从座位上站起来,对佛说道:“我们听闻佛道广博精深,其他教义没有能比得上的,所以前来求教,希望能为我们解说。”

佛说:“很好!”

五百婆罗门教徒问道:“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无的?”

佛答说:“既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又问:“如果现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又怎么会是虚无的?如果现在世界是虚无的,又怎么会是真实存在的?”

答说:“对于生存着的事物而言,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对于已死亡的事物而言,世界就是虚无的。所以说既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又问:“人从何而生?”

答说:“是从五谷中生出来的。”

又问:“五谷又从何而生?”

答说:“五谷是从地、水、火、土四大元素中生出来的。”又问:“四大元素又从何而生?”

答说:“四大元素是从空之中生出来的。”

又问:“空又从何而生?”

答说:“空是从本无自性的因缘中生出来的。”又问:“本无自性的因缘又从何而生?”

答说:“是从自然而然的状态里生出来的。”

又问:“自然而然的状态从何而生?”

答说:“是从涅槃里生出来的。”

又问:“涅槃又从何而生?”

佛说:“你们今天所问的问题怎么这么深?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之法。”

又问:“佛进入涅槃境界了吗?”

答说:“我还没有。”

“如果没有进入涅槃状态,怎么知道进入涅槃状态便可以常乐无苦?”

佛说:“我现在问你们,天下众生是苦还是乐?”

答说:“众生都是很苦的。”

佛说:“为什么说众生都很苦呢?”

答说:“我们看到众生临终时痛苦难忍,所以知道死亡是痛苦的。”

佛说:“你们现在并没有死,也知道死亡是痛苦的;我看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所以知道进入涅槃状态可以常乐无苦。”

这时五百名婆罗门教徒领悟释怀,请求佛为他们传授五戒,以证得须陀洹果位,然后回到座位上坐好。

佛说:“你们都仔细听好,现在为你们广泛讲说各种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