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

一、概述

痞满是指心下痞满、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
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否、满、否塞、否膈。张仲景明确提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巢元方提出“八痞”说明引起痞的病机为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唐宋时期的医家则创立了许多方药治疗痞满。朱丹溪和王肯堂均将痞满与胀满鉴别,清代医家则汇集前贤的论述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痞满的辨证论治作出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如李用粹的《证治汇补》,林珮琴的《类证治裁》中的痞满理论。

二、病因病机 1.饮食阻滞

由于过饮过饱,或恣食生冷,损伤中阳,影响脾胃的纳、化、升、降,遂至心下痞满不舒,饮食不进。

2.痰气壅塞

多由脾胃失健,不能运化水湿,酿生痰浊,痰气壅塞中焦,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为胀满;痰气上逆于胸中之地而为满闷。

3.七情失和

情志失和,气机紊乱,升降不利,故见痞满等证。

4.脾胃虚弱

平素脾胃不健,中气久虚致胃纳呆钝,脾失健运,而为窒塞痞满。

三、辨证施治 (一)饮食积滞 【主证】

胸脘满闷,痞塞不舒,嗳腐吞酸。

【治则】

消导和胃。

【处方】

阴陵泉、承山。

【手法】

泻法。

【方义】

饮食损伤脾胃、胃气壅塞、脾失健运,使食滞聚而不散,故见胸脘满闷。方用阴陵泉,该穴为足太阴脾经合穴,经气隆盛,脾与胃相表里,故用阴陵泉再辅以足太阳膀胱经穴承山穴,共起健脾益胃、消导食滞、调畅气机之功能。

【歌赋】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胸膈痞满先阴陵,针到承山饮食喜”。
《席弘赋》“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喜”。
《杂病穴法歌》“心胸痞满阴陵泉,针到承山饮食美”。

(二)痰湿内阻 【主证】

胸脘痞塞、满闷不舒,头目眩晕,胸闷不饥。

【治则】

祛湿化痰、顺气宽胸。

【处方】

建里、内关。

【手法】

泻法。

【方义】

素体痰湿内盛、聚而为患,故现上证。建里在脐上三寸,正当胃脘处,有健运中焦,和胃调理气机,促运水湿的作用,配远端穴内关,疗效更为显著。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络穴,又与阴维脉密切相联,手厥阴经之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过膈从胸至腹。阴维脉从足上行至小腹,经过胸部。由于这两条经脉直接与胸腹相通,故针内关具有宽胸顺气之特效。二穴合用,远近呼应、消除胸中之苦闷。

【歌赋】

《百症赋》“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三)肝郁气滞 【主证】

胸胁满闷,心烦易怒、两肋作胀。

【治则】

疏肝解郁,理气消滞。

【处方】

章门、不容。

【手法】

平补平泻。

【方义】

情志不和,七情郁结,气机阻塞不畅,肝木郁而不伸,故见两胁作胀。章门是足厥阴肝经经穴,肝经循行自足至腹,挟胃属肝络胆,过膈散布于胁肋部;胆经自头向下走于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行胁里,下行至足。胸胁部是肝胆二经循行所过之处,而章门穴又为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另该穴又位于肝区。故不论从经脉循行而言或是按局部取穴而论,章门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理气散结之佳效。不容,穴位季肋部,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宽胸止痛的作用。正如《甲乙经》所云:“胁下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则肾痛。不容主之。”故不容与章门二穴相配,消除胸胁支满。

【歌赋】

《百症赋》“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

(四)脾胃虚弱 【主证】

胸脘不舒,痞塞胀满,不欲饮食,气短乏力。

【治则】

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处方】

中府、意舍。

【方义】

素体脾胃虚弱,久致胃纳呆钝,脾失健运,胸失清旷故现上证。中府属于手太阴肺经,是手足太阴肺经与脾经的会穴,也是肺之募穴,具有利气、散郁之功效。意舍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脾俞穴相平行,古人认为五脏各有所藏,意舍与脾脏有关,故可健脾益气,针对本病之主因脾虚而治。二穴合用发挥健脾补虚,养血利膈,调理气机之作用。

【歌赋】

《百症赋》“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

(五)其他歌赋

《肘后歌》“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无论老幼依法用,须教患者便抬身。”
《标幽赋》“胸满腹痛刺内关。”
《胜玉歌》“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傍章门决。”
《杂病歌》“胸满经渠与阳溪,后溪三间间所宜,阳陵三里曲泉穴,足临泣等九穴医。”“胸满支肿治膈俞,再兼内关通二穴,得效最速定不迟。”

四、医案 《针灸大成》

己卯岁,因磁州一同乡,欠俸资往取,道经临洛关。会旧知宋宪副公云:“昨年长子得一痞疾,近因下第抑郁,疾转加增,诸药不效,如之奈何?”予答曰:“即刻可愈”。予即针章门等穴,饮食渐进,形体清爽,而腹块即消矣。欢治数日,偕亲友送至吕洞宾卢生祠,不忍分袂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