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与假

律师事务所内,在夏梦正式完成委托手续后,司马教授便带着陈逸林开始了对案件事实的调查工作。他们坐在宽大的办公桌旁,桌上散落着夏梦带来的各种材料,包括文件、照片、以及一封封手写的信件。

司马教授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文件,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陈逸林则在一旁认真地做着记录,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你看这些电子邮件,似乎张伟在失踪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和某人保持着联系,里面有很多关于神秘主义的讨论。”司马教授对着一堆电子邮件的截图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着。

“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司马教授在课堂上讲述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在调查夏梦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时,陈逸林不知为何想起来这个问题,“如果世界的真实性都无法确认,那我们到底在调查什么呢?”

伴随着这个疑问,陈逸林忍不住问起司马教授,教授略带诧异地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瘦弱的年轻人,随后拿下自己的眼镜擦拭了起来,“逸林啊,你说这花开花落,是在你眼前发生的吗,你能确定花是自己开放或凋谢的吗?”

“这……,我确实确定不了,但基于常识,我们不是只能这样认为吗?”

“你说的没错,基于常识,可是常识难道就是真的吗,我们确实无法确认真实性,我们只能相信真实性。”

“那司马教授相信夏梦女士所说的吗?”

“我和你说这些,并不是让你去相信什么哦!”司马教授擦完眼镜,带回他那张满脸胡渣的脸上接着说道:“作为律师,当事人所说的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并不是我们是否相信,而是通过司法程序,是否能让法律承认这个法律事实的存在。”

“难道我们不需要相信当事人吗?”

“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不管你信不信,我们也不可能还原真相,真相只在发生的那一刻存在,之前或之后,都是推理罢了。”

“那教授,假如是夏梦谋杀了他的丈夫,那我们帮助她,岂不是助纣为虐。”

“既然真相永远不可知,那又有谁能判断她真的杀了人呢,人类不过是用推理代替了真相,用相信代替了存在,当然你也可以试图用推理虚构一个真相的存在。”

教授边走边和陈逸林聊着天,陈逸林虽然还是很疑惑,但他很快就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开始了实地调查工作。

根据夏梦提供的资料,陈逸林先来到了夏梦丈夫曾经工作的地方,那是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主要以开发社交软件为主。

陈逸林来到公司,向公司的人事提供了夏梦的委托书,经过身份的核实,公司人事同意了陈逸林的访问。

这家软件公司的开发区域被玻璃隔断分割成无数方格,显示屏的冷光在深夜仍亮如白昼。张伟的工位堆满潦草的架构图和咖啡杯,键盘缝隙积着未清理的烟灰——那是他通宵调试代码的见证。

仓库里,尘封的服务器机箱旁码放着他的开发日志,代码打印稿上红笔圈出的bug像未愈的伤口。通风管道的嗡鸣声中,那款未完成的社交软件仍躺在测试服务器里,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开发者。

而在公司里,有一双眼睛在陈逸林没有注意的地方,始终盯着他。

“根据夏梦女士和我们的描述,张伟先生曾经在贵公司工作,听说他在六年前曾经作为一款社交软件的开发负责人,后来有一天他就再没有来上班了,大概过程是这样吗?”

“确实如张伟的妻子夏梦所说,他以前一直是公司的骨干,并且当时正在为公司开发一款新型的社交软件。”公司的行政主管向陈逸林介绍了一下张伟的工作情况。

“能问一下当时张伟的工作状态怎么样吗,对于他不辞而别,公司有什么头吗?”

“当时公司也十分诧异,因为这个软件的主体部分其实已经开发完成了,也可以正式上线准备测试了,我们都觉得张伟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会抛下自己的作品不辞而别,并且我们所知,张伟本人性格也十分偏执,对于制作的软件要求非常高,因此他经常加班修改代码,这也是公司看好他的原因吧,毕竟能没日没夜加班,还不需要加班费的好员工,在哪里应该都很受欢迎。”

“那后来这款软件怎么样了?”

“因为张伟的失踪,这款软件并没有完成全部的开发,因此软件一直停留在测试版阶段,而且由于其他公司的竞品也刚好在这个时候推出,导致我们失去了营销的优势,因此这个项目就这样搁置了。”

“好的,还有一件事情我们想了解一下,是否方便让我也看看这个软件,本人正巧也懂一点编程,也许里面会留有什么线索。”

“那行吧,反正这个软件现在也不用了,张伟的个人材料都还在仓库中,我带你去看一下吧。”

“十分感谢!”陈逸林跟随人事来到仓库,翻看了张伟所写的代码,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突然袭来,陈逸林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些代码,但他始终想不起来,于是陈逸林要了一份代码的拷贝回到了律师事务所,他希望能够解析出其中隐藏的那份熟悉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到律师事务所,陈逸林将拷贝的代码交给了司马教授,教授戴上老花镜,仔细浏览着每一行代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教授,您看出什么了吗?”陈逸林忍不住问道。

司马教授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这些代码……有些不对劲。”

“不对劲?哪里不对劲?”陈逸林闻言,连忙凑上前去。

“你看这里,”司马教授指着代码中的一处说道,“这段逻辑处理,似乎隐藏着某种信息,但凭借我们的能力还无法解读,我会找朋友帮我看一下。”

离开律师事务所,陈逸林在路上走着,突然迎面走来一个青年,一把拉过陈逸林,将其拽到一条小巷之中。

青年约莫二十七八岁,身形瘦削,脊背却挺得笔直,像一根倔强的钢筋撑在格子衬衫里。他的头发蓬乱微卷,额前几绺刘海因长期熬夜泛着枯黄,眼镜框后的双眼布满血丝,却闪着执拗的光——那是程序员特有的、对逻辑漏洞的偏执。

他的手指修长,指节突出,虎口处有一道陈年烫疤,据说是某次和张伟通宵调试时被咖啡机溅伤的。工牌带子磨得发白,照片下方的名字“林骁”已有些褪色,但“首席算法工程师”的烫印依然清晰。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左耳垂一枚黑色耳钉,形状像残缺的二进制符号——那是张伟失踪前送他的生日礼物。每当有人问起代码的事,他的手指总会无意识地摩挲耳钉,喉结滚动,却始终沉默。

“张伟不可能无缘无故失踪,失踪前,他还和我说马上就要有结果了,他怎么可能抛下他在乎的东西就不见了呢。”林骁焦急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你是说,张伟在失踪之前,曾经和你提及过一些什么特别的事情吗?”陈逸林以他那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捕捉到了林骁话语中的关键信息。

林骁轻轻地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光芒,他肯定地回答道:“没错,他当时表现得非常激动和兴奋,他告诉我他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他所开发的那款社交软件也已经接近完成阶段。他还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研究成果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彻底改变现有的行业格局。”

当陈逸林听到张伟可能有了重大发现的消息时,他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涌起了层层波澜。这个消息让他对张伟的失踪事件感到更加困惑和不解,因为如果张伟确实发现了某些关键性的线索或信息,那么他突然消失不见的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捉摸了。

“那么,你是否了解他所提及的突破性进展具体指的是什么内容呢?”陈逸林带着一丝好奇和急切的语气继续追问。

林骁轻轻地摇了摇头,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淡淡的无奈之情,他缓缓地说道:“我真的不知道,他当时并没有向我透露任何具体的细节,只是简单地告诉我,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才会和我分享所有的计划和想法。”

陈逸林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伸出手来,轻轻地拍了拍林骁的肩膀,用一种充满感激的语气说道:“谢谢你,林骁。如果你在将来的时间里,想起了什么细节,或者发现了任何可能的线索,请一定要及时地联系我。”

林骁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并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了陈逸林,上面写着他的联系方式。两人在一番简短的告别之后,各自踏上了自己的路。

第二天律师事务所内,陈逸林带着林骁的话,找到了司马教授,将林骁所说的一切,包括每一个细节,都详细地转述给了司马教授。

司马教授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的眼睛里迅速掠过了一丝深邃的思索,他缓缓地说道:“看来,我们真的需要对这个案件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审视了。如果张伟确实取得了某种关键性的发现,那么他突然的失踪很可能与这个发现有着直接的关联。”

陈逸林轻轻地,几乎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未知的强烈期待和对真相的无尽渴望。

“而且,逸林,”司马教授继续说道,“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这个案件,包括夏梦女士的动机、张伟先生的社交关系、以及那款社交软件本身可能隐藏的秘密。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目前我们尚未确定夏梦是否导致了张伟的失踪。”

陈逸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意识到,这个案件远比他们最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说道:“教授,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司马教授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风景,沉思了片刻,然后转过身来,对陈逸林说道:“律师的工作并非寻找真相,而是完成委托。委托人的目的是宣告张伟失踪和可能的宣告死亡,因此,我们的工作并非直接找人,而是帮助他们完成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的程序。”

陈逸林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他对案件真相的兴趣并未减退,他问道:“那如果我们发现了关于张伟失踪的重要线索呢?”

司马教授继续说道:“如果你对真相有兴趣,当然可以自行调查,但切勿损害了委托人的权利。”

陈逸林在仔细聆听教授的话语之后,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的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地消化和理解教授所传达的深层含义。与此同时,司马教授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陈逸林的身上,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里,似乎蕴含着对陈逸林的某种期待和信任,仿佛在无声地鼓励他去迎接挑战,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司马教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时,少女那略带痴痴的声音再次在办公室内响起,她不解地问道:“你为何要阻止陈逸林继续深入探索那未知的真相呢?你不是一直都很看好他的潜力和才华吗?”

司马教授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深邃,他回答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价值和真理是需要经过考验和磨练的。如果连这点小小的阻碍都无法突破,那么陈逸林就只能在这个即将毁灭的世界中,默默地等待着末日的到来,而无法成为改变这一切的关键人物。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只有经历了磨难和挑战,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