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寺门静轩的《江户繁昌记》真实还原了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市井人情,其独到的见解和极具批判性的文字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从底层的普通“町人”到具有身份地位的“旗本”“大名”等,受众群体相当广泛。静轩良好的汉学功底,使他能从头到尾用汉文来编著这部前后五册的笔记小说。这部作品从微观上分析是把江户幕末繁华光景悉数尽收,作者将各阶层趋炎附势之人的丑恶嘴脸痛快地曝光调侃了一番。从宏观上说,其体现的内涵,是城市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城市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社会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论任何时代,人们都向往城市生活。大都市丰富的物质资源无疑支撑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却迷失在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中,《江户繁昌记》的批判正在于此。本书力求另辟蹊径,通过静轩笔下的繁华城市生活,结合史实考察江户时代儒生们的生存和思想状况,探讨汉学在江户时代的发展状况,由表及里地研究并阐述《江户繁昌记》以及寺门静轩的一系列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