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老宅故事

我上学了,我爷爷送我和我三哥去了学校,学校所在地名叫牛家大院,是原来一个姓牛的大地主的老宅,离我们家大概有两三公里,我原来也曾跟着哥哥们来过。

牛家大院建筑面积多达6000平方米,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鳞次栉比,规模宏大。从迥异的两种建筑法式和风格判断,庄院内又可分为两个部分;西南部分始建于明代晚期,木架木壁,古朴典雅,民族地方特色浓郁;东北部分为清乾隆后期不断改修扩建,砖木并作、中西合璧,潇洒气派。庄院两端有藏经阁及绣花楼各一座,飞檐高翘,一东一西,遥相呼应,造型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整个庄院保存基本完好,其主体共三进四厢。朝门建于东北,与正屋中轴线形成45度夹角,讲究堪舆,取“龙跃大海“之意,力求正对当地河流汇入大海处之“龙口“;门上仿石匾额乳白如玉,上书“牛家大院“四个大字,铁画银钩,行书洒脱;朝门内,规整条石铺成的院坝宽敞整洁。过院坝上石级十余步,入正门,正门后为大厅,一条西式柱廊横贯左右,高大的方柱,弧形的廊檐上白灰堆花,气势粗犷而壮丽。中堂右为花厅,精雕细刻,豪华排场;左为账户,天井粉壁上一个一米见方的正楷“忍“字,笔力遒劲。前厅、中堂及后堂地面均以天井隔开,檐下均以楼道连接,彩楼迂回,四通八达。

我报完名,领完书就没有事情了,我三哥还要向老师交暑假作业,我爷爷便提议带我熟悉一下学校地形。我跟在爷爷旁边,发现爷爷对学校地形非常熟悉,在一些有旧老标语或物件的地方,他总是不自觉地驻足停留,双目紧锁。

不得不说,这是一座当年花了很大力气与代价建设的庭院,我很幸运在这样的老宅渡过了几年时光。

走过转弯处,我听见了哗哗的水声,寻水而至,看见一个山洞,洞中有一泉眼,洞口有一石龙,清泉从龙嘴喷出。洞口上方的石板上,雕刻着“白鹿盐泉”四个大字。

“白鹿盐泉,爷爷,为什么叫白鹿盐泉?”

我爷爷拉着我的手在泉边坐了下来,说道:“在明朝末年,有一个落魄的家族逃难来到了盐泉山脚下,正在饥寒交迫之时,一只白鹿一蹦一跳来到了他们面前,为了充饥,家族里的年轻人便拿着弓箭准备射杀白鹿,没想到白鹿拔腿就跑,年轻人奋力直追,他们一路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溪水峡谷,来到这里,白鹿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眼缓缓流淌的清泉,年轻人俯身尝了一下,发现是盐泉,大喜,即便原路返回,带着家人来到这里,开始了经营食盐的买卖。听老人说,那个时候,每年自溢盐量约一万六千多吨左右,可谓是“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呀”,就这样,一眼盐泉成就了这个家族几百年的辉煌。”

“哇!这白鹿好厉害啊,是它救了这个落难的家族呀!但是后来呢?”

“后来时代变迁,这个家族败落了。”

“败落了,怎么败落了,是他们做了坏事吗?”

“坏事倒也没做,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们家捐钱捐物,爷爷那时候带领乡亲背粮食给前线的抗日英雄,都是他们家捐的。”

“哦!那他们怎么败落了呢?”

我爷爷四处望了望,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站起身来,拉着我的手,说:“好了,欢喜,咱们不讲故事了,哥哥作业应该交完了,走,我们去找哥哥。”

我在脑中打了一万个问号,再问爷爷,爷爷止住话题,闭口不谈。我仔细看看这口古盐泉,发现盐泉下面有一个收集盐卤的水池,水池下面有很多小孔,当年各个盐灶的卤水也许就是从这里通过竹管分流到了各个盐灶的吧?我忍不住挣开爷爷的手,跑到泉边,用手捧着盐水,喝了一口,水很清凉,也很咸,但却没有腥味。

“爷爷,水可以制盐,爸爸一个人拿工资养活我们,钱不够用,我们为什么不挑点盐水回去煮盐呢?这样,我们家的盐就不用买了呀!”

“欢喜呀!这样的事咱们千万不能干,现在这古盐井是公家的,在很多年以前,就不准民间私自采盐了,抓住了,是要坐牢的。”

“但是爷爷,我就不明白,不准采盐,可是这些盐水都白白流走了呀,这样好可惜呀!如果可以让老百姓们都挑上一些回家煮盐,这样就可以省下买盐的钱了,这样,大家就不会那么穷了。”

“好了好了,欢喜,你就不要再想这个问题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每个人都有用了,国家就会富强起来,国家富强了,穷人自然也就少了。”

“嗯,爷爷,欢喜记住了,欢喜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