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世纪的雕塑和绘画大多不注重写实,而是追求象征化、平面化、装饰化的效果,尽管如此,仍不乏富于表现力的佳作,在此仅举几例。约在969—976年创作的木雕《杰罗十字架》(187厘米×165厘米)【图2-10】是科隆主教杰罗送给教堂的礼品,与真人一般大小,恢复了古代的圆形雕塑,是神圣罗马皇帝奥托时代的经典作品。木雕(木制彩漆镀金)所表现的耶稣受难具有惊人的写实效果,耶稣的头低垂着,腹部肌肉松弛,下垂的人体仿佛被拉长,比例颇有些夸张,凸显出耶稣身体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同时也将受难升华为一种至上的美。

1183年左右制作的阿诺圣体匣(Anno Schrein)【图2-11】呈房屋形状,匣子本身是不可被打开的全封闭空间,用以保存科隆大主教阿诺的遗骨,也就是大主教下令为自己制作的一座微型移动墓穴。匣子周围是一圈镀金的柱子,柱顶配有装饰性头像,包括天使、使徒和大主教的头像;山形屋顶一字排开。整个匣子看上去金碧辉煌,装饰华丽典雅,手工技艺精湛,展现出高超的宝石、珐琅制作和金匠工艺。

图2-10 木雕《杰罗十字架》,约969—976

图2-11 阿诺圣体匣,约1183

创作于10世纪左右的青铜浮雕精品位于希尔德斯海姆主教堂的两扇大门上,是当时德国最为富丽堂皇的青铜雕塑【图2-12】。作品高5米,齐高的左右场景各由8个画面组成,取自《创世纪》和《新约》里的故事,在含义上有着关联对应。画面背景极其简单,人物塑造虽然比例不太准确,却表情丰富,姿态生动。

接着我们看看中世纪晚期的四幅绘画作品。一幅是创作于1425年左右的油画《受难基督》(Der Schmerzensmann)【图2-13】,画家是位僧侣,曾在巴黎大学学习绘画。画面底部为金色,金框内镶着一道蓝条边框,上面对称地缀满金色玫瑰,既有装饰作用,又象征着圣母。受难基督的身体被一位天使托着,天使的脸露出一半,这凸显出画面空间的纵深感。耶稣的头歪斜着,胳膊弯曲,右侧伤口流着血,身体呈尸体般的灰黄色,与金色背景形成色彩对比。受难者的孱弱身躯容易引起观者的怜悯和悲恸,激发其宗教情感。

图2-12 希尔德斯海姆主教堂大门的青铜浮雕

图2-13 油画《受难基督》,1425

康拉德·维茨(Konrad Witz)的木板蛋彩画《耶稣履海》(1444)【彩图7】是为日内瓦市圣彼得祭坛创作的,是德国艺术中首次以现实风光为蓝本的风景描绘,尽管这一描绘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景观,而是对之做了局部改动(例如最高的山峰位于耶稣头顶上方,仿佛为他戴上了一层光环;两侧山脉的起伏延展有助于突出画面的中心人物),以便刻画耶稣彰显神迹这一富有宗教意涵的事件。日尔瓦湖的风景构成画面的远景;船上人物的打鱼场景是画面的中景,其姿态和表情都描绘得极其生动;作为前景的对比人物是一袭红衣的耶稣,他笔直庄严、孤单崇高地站在岸边,仿佛一座雕像,身形远比画中其他人物(船中的弟子和水中的彼特乌斯)高大,这是为了凸显神性。画面的铺展开阔与前后纵深相结合,形成深度空间,将宗教人物形象融入湖光山色之中。耶稣侧对着观者,头上罩着光环,展开的衣袍褶皱重叠,其深红色凸显在深绿色湖水(背景色)上,仿佛一簇燃烧的火焰;他像是刚伸出手,正在对船上的人说:“把渔网撒向船右边!”话音未落,神迹即显,渔网里满是鱼,重得人们简直都拽不动;彼特乌斯听说岸边是耶稣,激动得立即跳进水里游向岸边,伸出双臂似乎要迎接耶稣。

油画《爱之魔法》(Der Liebeszauber,约1470)【图2-14】采用现实与象征手法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以讽刺手法表现出女人的爱之魔法,如此的尘世生活题材在中世纪艺术作品中极为罕见。关于画家的生平,只知他来自科隆地区。画面中央是位几乎一丝不挂的年轻女子,她右手拿着个小瓶子,正把瓶中液体洒在一颗蜡质红心上,用淬火石在心上击火—施展爱之魔法。红色心脏的主人显然是在她身后、扒着门框往里瞧的男子,从他失魂落魄的表情和画面左边壁炉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可以推测,魔法已生效。画面上还有许多精湛的细节描绘,比如散落在地板上的小花、孔雀翎毛、镀金碗盏,它们象征着韶华易逝、爱情短暂。五条无字的白色纸带飘荡在空中,正好把这对男女、窗边木柜和地上小狗圈在一个框里,建立起关联,例如狗象征着忠诚,鹦鹉象征着虚荣。

图2-14 油画《爱之魔法》,约1470

画家和版画家松高尔(Martin Schongauer)出生于阿尔萨斯地区的科尔马,他的父亲是金饰匠,他曾在父亲的作坊学到了精湛的金匠手艺,接着开始学习绘画,从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出精雕细刻般的描绘以及色彩布局的和谐统一,其创作(现存116幅版画,他的油画在宗教改革和破坏圣像运动中大量被毁,现存数目极少)深刻影响了德国和尼德兰绘画的发展。在油画《基督诞生》(Die Geburt Christi,约1480)【彩图8】中,标题事件发生在世俗的生活场景中(牛圈里、草棚下、露台上),场景位于山岩边的洞穴前:刚刚出生的耶稣躺在花纹布毯和白色布片上,布片的闪亮白色是画面上的最亮色彩,暗指耶稣身上散发出的超凡脱俗的光亮;襁褓中的婴儿构成画面的布局中心和所有人物的视线焦点;身着绿衣的圣母玛丽亚最靠近他,双手合十跪在新生儿面前祈祷,虔诚的祈祷似乎蕴含着对其命运的隐隐担忧;她的右侧衣衫向前拂掠着,触到婴儿卧躺其上的布片,这表明母子之间的至亲关系;左侧站着的红衣老者是约瑟夫,他是这一出生事件的旁观者和救助者,他身前的一根树枝和行囊包袱暗示出他陪伴护送玛丽亚的逃难经历以及行旅艰辛。这一家三口位于草棚这一避难所中,在画面上的位置连成一条对角线;曾陪伴他们逃难的动物(牛和驴)也看向耶稣,似乎也在恭贺,它们位于画面中部,色彩暗淡些,为画面平添生趣。

画面右侧是草棚外的三位牧人,他们或跪或站地朝拜着,表情和衣着都描绘得极富现实色彩和个性特征,分别代表老、中、青这三个年龄段,也就是表示普天下所有人的崇拜敬仰之情。画面右侧的草棚竖梁区隔开前景、中景和远景,中景是阳光普照、牧人放牧的宽阔河谷(舒缓秀丽的田园风光),烘托出静谧、闲适、平宁的氛围,远景是绵延起伏的山脉、布局明晰的城堡和教堂等建筑。虽然草棚屋顶上方还残留着黑夜笼罩的痕迹,远方的天空却已显露出渐渐放晴变亮的白昼晨曦之光,这意味着,耶稣的诞生虽然发生在漆黑的深夜(圣诞夜),但在象征意义上即刻给世界带来光明。画作展现出清晰的构图、精妙的布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是德国晚期哥特式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