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效篇(节录)
圣人也者,道之管[9]也:天下之道管[10]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11]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12]者,取是以节[13]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乡是者臧[14],倍是者亡;乡是如[15]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
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时人尊号“卿”。西汉时避汉宣帝刘洵之讳称孙卿。是继孔孟之后儒家的第三位代表人物,司马迁《史记·孟轲荀卿列传》有生平记载。
【题解】
《非相篇》,即反对相术。荀子披驳了相术的荒谬,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批判复古主义倾向,向人们宣讲正确的思想理论,以正国风。荀子强调“君子必辩”,辩论不是为了口舌之利,而是为了正确的道理能够被人们接受并发扬光大,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做的。
《儒效篇》主要论述大儒的作用,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雅儒、小儒、俗儒等如何积累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的重要性。“大儒”是荀子所推崇的,而荀子认为首先可以称得上大儒的是孔子,可见他十分赞同孔子的看法,认为大儒应以天下为己任,心系政治,而与那些不学无术的俗人不可相提并论,穷要独善其身,达要兼济天下。而作为大儒,则要上辅佐国君,下振兴社稷,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注释】
《荀子》一书主要记录和反映了荀子的政治、经济、文艺等方面的思想,全书共分32篇。《非相篇》是一篇批判相术的论文。荀子的目的在于阐述自己的治国之道。他从人们容易被相貌迷惑出发,论述了把表面形式作为判断标准的弊端,意在批判那些寄托于相形占卜的庸俗做法。指出与其寄希望于缥缈的历史,不如从现在着眼,关心那些有助于国家政治社会安定的政策。荀子要求一切言论都要符合礼仪,即要符合“道”,这个“道”即是自然规律,并提出要“明道”“征圣”“宗经”,对后世文学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
《儒效篇》中,荀子将儒者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对儒者自身内部也做了划分。有心系天下、尊上爱下的大儒,遵规守章的雅儒,也有哗众取宠的俗儒。根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将儒者分为士、君子、圣人。认为圣人是大道载体,而“圣人者,人之所积也”,教导人们以圣人为楷模,坚持不懈坚守信念。荀子所谓的道,是儒者需要效法的正确东西,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荀子的“道”却与孔孟之道不太一样,其将外在客观规律,运用到国家政治方面,也不同于孔孟所讲的“王道”,而是兼有道与法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解读】
情文俱尽
荀子和孟子都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发展,但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他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认识有自然情性,如果不加限制便会发生争执混乱,所以他强调情性的发挥一定要遵守礼的节制,所谓“节用以礼”。在对礼的把握上,他和孔子一样,认为质和文都要重视,相对更强调对文的重视,礼必须要有文饰,这样可以使人得到愉悦,“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襍,是礼之中流也”,也就是说质和文互为表里,都要重视,这样的礼才是最全备的礼,这也是荀子强调“中和”之美的表现。
【相关知识链接】
荀子所处的战国末期,奴隶制度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社会剧烈变革。据传,《诗》《易》《春秋》等多传自荀子,李斯、韩非均出其门下,其思想又不以儒为限,是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提倡务实态度,主张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并强调学以致用,重视实践,“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丰富了中国思想界的理论主张。荀子主张培养理性思维,这与他的思想主张是一以贯之的。从理性思维出发,荀子深入探索心灵世界,引用道家学派的“虚静”理路,认为要心志专一,从心理方面来探索文学艺术活动,这对后世是极有启发的。
《荀子》注本主要有唐杨倞的《荀子注》、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等。
【延伸阅读】
《解蔽篇》中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概念,认为这是解除遮蔽继而得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