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

沟通需要家长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家长只有理解、接纳了孩子的行为,才能沟通,才能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大大减少亲子之间的冲突。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有关女儿入睡的案例。

女儿很喜欢读书,是典型的“书虫”。每天晚上睡觉前催她放下书,都是不忍心的事,感觉硬生生地把她从书的世界里拽了出来。

在她沉迷于有关罗马与希腊众神系列故事书的日子里,有一天晚上,我答应她,可以多看20分钟。但是,等20分钟到的时候,书的内容也到了高潮处。

她很守信用,准时爬到了床上睡觉。我在隔壁卧房看书,1个小时过后,我还是能听到她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也要准备睡觉了,于是,我叫她,她不回应。我再叫,她还是不出声。我意识到她不想让我知道她还没有睡着,因为第二天还要上学,折腾这么久没有入睡,她担心我会不高兴。我又大声说:“宝贝,是不是睡不着?如果睡不着,就过来吧。”紧接着,随着一声“好”她旋风般抱着枕头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躺下后,我对她说:“妈妈不想让你睡前看书,是因为如果看书兴奋了,就会睡不着。你今天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况?”

“是,一直都在想书里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然后,我告诉她,她小时候每每入睡有困难的时候,有两种帮助方法:一种是把头抵着我的后背,听着我的心跳能很快入睡;另一种是拉着我的手,很快就能入睡。她听完后,拉起我的手,然后问我:“是不是这样?”接下来,大概不到10分钟,我的耳边就听到了她均匀的呼吸声。

睡觉这件事是这样的,那么晚她还没有入睡,我很着急,估计叫她的时候,她听出了我声音里面的情绪。所以,面对我的询问,她不应答,假装睡着了。她没有回应,说明她不敢把真实情况让我知道。我意识到以后,赶紧调整自己,没让不良情绪继续发酵,更没有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采用了理解她和让她安心的方法——“拉着她的手,让她快速入睡”,很快地把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