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被一台电视碾压的尊严1

胖木头静下心来跟着眼前的名叫张旭的男人的思绪走。同时,自己心里对有疑问,或者值得标记的地方在心里另外开一条思路,尽量争取在张旭的叙述里,听到他内心的需求。

当张旭的叙述告一段落的时候,就又如同昨天的来访者眼巴巴地盯着自己,胖木头知道他们现在非常迫切地想知道一个答案。

像病了去医院,描述一下症状,医生会结合检查告诉他是心是胃是肝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怎么治,多长时间,都有着相对明确的答案。

而心理咨询师最给不了的就是承诺。没有什么药到病除,因为咨询师没有药,而来访者得的也不是一种病。

这样看起来咨询师是很无能为力的,好在有没有效果不是看咨询师的盖棺定论,而是看两者的互动何处出现生机,哪里拥有转折。

所以面对张旭的渴求,胖木头依然气定神闲的和他聊起他的故事。

胖木头说道:“如果您的人生经历像是一本书,我现在很有幸看到了你的读后感,对我有很多的触动。但没有看到原著,我还是遗憾的。”

张旭被胖木头的比喻给逗乐了,说道:“慕老师,你真会打比喻,我的人生哪能被称为书呀?”

胖木头说道:“我看得是一本不薄的书,要不你再给我讲讲你的故事。也方便我们探索你许多想法的由来。”

张旭说道:“那好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什么事开始讲。”

张旭思索着,胖木头静静地等待着。

咨询室有时候真的像一个平凡人的放映厅,许多被岁月悄无声息带走的故事,在这里又被重新忆起。甚至重新改编,重新被定义。

张旭说道:“慕老师,你让我讲我人生的故事,我一下子想起的居然不是我生活中的大事件,像出生求学结婚生子这样的。我想给你讲一段我的小故事。”

胖木头微笑地表达了兴趣。

张旭说道:“慕老师,你比我年轻些,可能没有经历我属于我们四十多岁人特有的一段经历。”

“在我小的时候住在村子里,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就要去二十几里外的地方去上学。很多家里就不再让孩子上学了,一个是因为家里负担,一个也看学习成绩。”

“我属于比较幸运的,家里还想让我再去上学,我本身也挺坚持的,想学更多的东西。那时候隐隐的已经不想过祖辈过的日子。”

“后来,我真的去念了初中,村子里的人都说我厉害,说我将来说不定还能上个大学,成为大学生。”

“我那时候也是信心满满,但真的到了初中才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在过如我一样贫瘠的生活,我多少就有些自卑,学习又不能拔尖,见识又短浅,心情就又低了几分。”

“那时候就特别盼望放假回家,因为只有回家才会有人高看我一眼。”

“可是,在一个周末回家,我的寄托却被一台电视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