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价值·思想·治道:明代政治文化丛论
- 赵轶峰主编
- 967字
- 2022-06-02 17:09:23
明代皇帝的修省与罪己
李媛
提要:明朝皇帝的修省活动较以往历代更为频繁,成化以后表现尤其明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政策反思手段。皇帝修省包括因自然灾害或天象异常而进行的消极的应对式修省,以及日常化的、为主动求过进行的积极式修省,修省范围只限于干天和之事,并不为人事而举。当修省不足以显示反思之诚意,即颁布罪己诏书,这是皇帝反思活动的极致表现。明朝皇帝的修省和罪己行为反映了儒家“圣王”的责任担当意识,同时具有弭祸、祈庥的宗教意味,以及安抚臣民、调整政策的实际功用。明朝皇帝和士大夫对待修省行为的态度体现出帝制体系内君主与士大夫政治角色、理念之间的契合之处。修省与罪己作为一种内在的反省机制,对君德、君责的履行提出了要求,使君主的行为具有极限,但这种对君权的限制仍相当朦胧,故明代皇帝修省行为虽然频繁,却并未保证明代的皇帝成为“圣明”的君主。
关键词:修省;罪己;明代
“修省”一词语出《周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周易集说》释曰:“修者,修敕其善而进之也;省者,省察其不善而改之也。”[1]《周易本义集成》释为:“修其所未为,省其所已为。”[2]这一行为在经过圣王政治行为的诠释之后,演变为君子畏天命的理论。“盖天威之至,乃君子修德之基。舜以洚水为警予,成汤以旱而自责,成王以雷电之变为天之动威,而宣王亦遇灾而惧,因其恐惧而自修自省之学愈增益其所未至。此君子所以为畏天命也”[3]。其含义演变到后代,可泛指主体的修身、反省活动,在特定含义上,则指帝王、臣僚为弥合天人关系和社会矛盾而举行的仪式化的修己反思活动。中国古代帝王历来重视修省,从禹、汤罪己反思到汉武帝著名的《罢轮台罪己诏》,帝王的修省思察活动逐渐增多,遇灾害常下诏修省。明朝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且趋于常规化,从皇帝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修省作为一种政策调节手段,经常出现在政府权力运行机制中。
学界迄今对明代皇帝或是其他群体的修省活动尚没有系统和专门性的研究,某些有关明代灾害及政府救治策略或是对某类国家宗教仪式活动的研究中偶有涉及,如祈雨、禳灾等,但都未将修省活动作为讨论的核心,亦未对之做出解读。[4]本文对明代皇帝的修省、罪己等一系列省察活动进行总体考察,梳理和展现明朝帝王修省之事实和概貌,分析此种行为的政治文化取向及其功用,进而分析明朝君主政治与士大夫政治关系中的契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