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茶技篇

一、茶树品种

(一)茶树的类型

茶树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是: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山茶目 Theales

山茶科 Theaceae

山茶属 Camellia

世界上所有茶树都属于 Camelliasinensis(L)O.Kuntze这个基本种。这个基本种分为两个亚种,即中国亚种和阿萨姆亚种。中国亚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阿萨姆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中国亚种树型较矮小,属灌木型或半乔木型,叶片不大,叶面光滑具有革质,开花早而多;阿萨姆亚种树型较高大,属乔木型,叶片大而薄,叶面有隆起,开花迟而少。

根据形态特征,中国亚种又可分为两个类型,即武夷变种和大叶变种。武夷变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东南部和日本等地;大叶变种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一带。阿萨姆亚种也可分为两个类型,即掸形变种和阿萨姆变种。掸形变种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属乔木型;阿萨姆变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等,也属乔木型。

(二)茶树的形态

茶树在其生活史的各个阶段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等5个主要器官。

1. 茶树的根

为轴状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组成。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可垂直深入土层2~3m,一般栽培的灌木型茶树根系为1m 左右。由主根分出侧根,细根。侧根组成输导根网,主要担负养分和水分的输送,称为输导根。细根上有根毛,担负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故称吸收根。侧根和细根主要分布在土壤耕作层里,集中在10~30cm 的区域内,形成密集的根群。根群的分布幅度一般比树冠大2~2.5倍。无性繁殖的茶苗没有主根,在发生的许多细根中有少数生长迅速、深入土中并代替主根。

2. 茶树的茎

即枝条,从根茎部发生的为主干,从主干上发出的枝条为一级侧枝,从一级侧枝上发出的枝条为二级侧枝,依此类推。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八九龄的茶树可有8~9级分枝,经过修剪的茶树可达11~12级分枝。衰老的茶树可以从根部发出根蘖,以代替衰老的枝条。

3. 茶树的叶

为单叶、互生,叶片在枝条上着生的角度因品种而异,有直立的、半直立的、水平的、也有下垂的。

4. 茶树的花

为两性花,花芽与营养芽共生于枝条叶腋间,花芽着生于营养芽两侧,营养芽细而长,前端微尖,花芽粗而短呈微圆形。

5. 茶树的果实

为蒴果。成熟的为浅棕色或褐色,重复成熟的果实自动裂开,种子自行脱落。茶树种子为黑褐色,有光泽。种子的大小因品种而异,每粒重约0.6~2.4g,中型种子每500g约450~500粒。

(三)茶树品种的选用

栽培的茶树要考虑品种的选用,品种好坏影响茶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茶树形态学变异很大,中国茶园中茶树品种较为混杂,变异性多,一般称为“群体品种”,急需进行鉴定工作,去劣留优。逐渐淘汰质量较差的品种类型,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

茶树品种选用,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和所制茶类而异。北方茶区或制绿茶地区,可选用中、小叶种为主的良种;南方茶区宜于制红茶,可选用大、中叶品种为主;至于乌龙茶区可选用品种特优的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并按经营范围的大小,采用早、中、晚发芽的良种相互搭配。在温暖地区应以早生种为主,占60%左右,中生种约占30%,晚生种约占10%。在较寒冷的地区则以中生种为主,占60%左右,早、晚生种约占40%,以有利于采制等工作。中国在1984年以后经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各省报审品种进行评审,共认定10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在发展茶园和改植换种时,可从审定的良种中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