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鲸家族
  • 连城
  • 3047字
  • 2020-06-25 11:28:45

一、戴“海藻”帽子的人

太平洋东北部,美国西海岸,夏天到来的时候,海面上凉风习习。

为期一个月的夏季海洋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船、快艇和帆船,布满了从艾略特湾到普吉特湾的广阔海面,把那儿点缀得热闹非凡。

每一艘船艇上都载满了前来避暑休闲的游客。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操着各种语言,肤色更是黄黑红白均有:黄皮肤的来自亚洲,黑皮肤的来自非洲,白皮肤的来自欧洲和美国本土,红皮肤的就是地道的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了。

一艘钢制小船在海湾上漂浮着,船身上漆着醒目的“太平洋风暴号”。这是一艘小型的近海科学考察船,所有者是华盛顿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此刻,船头站着三名男子。三名男子三种肤色。黄皮肤的是来自亚洲的史蒂文·陈。年轻的白皮肤男子是史蒂文·陈的学生,二十三岁的比伯。另一个皮肤通红的年轻人名叫玉米人,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世代居住在西雅图,也是史蒂文·陈的学生。

史蒂文·陈持有美国护照,但出生地是在中国。他有一张特色鲜明的中国面孔:淡眉毛,丹凤眼,短短的直鼻子,上唇蓄有两撇浓黑的八字胡,非常浓密,几乎掩住了他的嘴巴。它们气势非凡地向两侧伸开,远看就像燕子的两撇剪刀尾。

史蒂文·陈是华盛顿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教授,主要研究海洋生态学,更细分一点儿,是研究海上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虎鲸虎鲸又称逆戟鲸,一般以家族为单位群居生活,女性家长制。

陈教授举起望远镜,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海面。

七月的西雅图天气很好,灿烂的阳光照在海上,反射出点点金光。注入海湾的淡水河流带来大量的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养活了海湾里大量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则为各种鱼类、虾和蟹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里的鱼类最主要的是鲑鱼。经过一年多的生长,眼下的鲑鱼又肥又美,是居留型虎鲸居留型虎鲸:科学家根据食性和活动区域将东太平洋海域的虎鲸主要分为了居留型、过客型和远洋型三类。虎鲸食性挑剔,居留型虎鲸在一般情况下只吃冷水鱼类。最喜爱的食物。

陈教授的望远镜里,跃动着几个矫健的身影。他们的身体黑白相间,体态丰满,每一头都有八到十米长,七到九吨重,身体的线条极为流畅,在碧蓝的海水里矫健跃动的时候,俊美极了。这些身影,正是陈教授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虎鲸。

“比伯,水下录音系统正常?”陈教授的眼睛没有离开望远镜。

“一切正常,先生。”比伯回答道。

陈教授默默地想着,回去要仔细分析收集到的录音数据。如果没估计错的话,望远镜里的这些美丽生灵,正是他研究了二十年的“茉莉花”家族。

二十多年前,还没蓄起胡须的陈教授开始研究每年夏季来普吉特湾捕食的虎鲸。虎鲸是女性家长制,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关系紧密,亲情很浓。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通过分析他们的语言,还有背鳍和体表的白斑,陈教授能辨认出任何一头虎鲸——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普吉特湾的所有虎鲸都被陈教授和学生登记在案,他们有编号,有自己的“身份证”,每一头都是独立的、有个性的生命,而不是游客眼中的黑白大“鱼”。

这一年,“茉莉花”家族仍然没有添丁进口,还是去年的九头,这让陈教授深感忧虑:“茉莉花”家族鲸口零增长已经有五年了。五年,对于一个九口之家来说,没添丁可能还算正常,但是陈教授很愿意看到这个家族兴旺的,而鲸口的增长,是家族兴旺的前提。

第三代成员“茉莉花”9号的体格比去年强壮了不少,这让陈教授稍感安慰。她是一头七岁的雌性虎鲸,身体健壮,性格活泼,好奇心特别强。陈教授非常喜爱她,就跟很多家长喜爱最小的孩子一样。

研究“茉莉花”家族多年,陈教授已经把自己当成“茉莉花”家族的另一位家长。无论家族的兴旺衰落,还是成员们的喜怒哀乐,他都时时记挂心上,并且感同身受。

“茉莉花”1号——就是“茉莉花”家族的女族长,正带着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捕鱼。“茉莉花”9号因为年纪幼小,还不能胜任捕鱼的工作,就在那儿东一圈、西一圈地游着玩。

“茉莉花”9号看到小船了,她迟疑了片刻,朝小船游了过去——外婆吩咐过,严禁家族成员追逐人类的船只,但是这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去看一下,大约没问题。

趁着长辈们忙于捕猎,“茉莉花”9号悄悄游到小船旁边,把脑袋探出海面,悄悄窥视。

“你好,小姑娘!”陈教授朝“茉莉花”9号招了招手。

“茉莉花”9号像是受到侮辱似的,一甩尾巴,潜回海里。

“哟,还是一位怪脾气的公主呢。”比伯开玩笑道。

比伯话音未落,“茉莉花”9号又从船的另一侧出现了,她把身体沉入水下,只露出眼睛和脑袋来观察他们——这个动作在海洋生物研究上叫“浮窥”,是鲸豚类哺乳动物独有的。

“我想起一道英国名菜,你知道是什么吗?”比伯问玉米人。

“仰望星空派仰望星空派是英国一道著名黑暗料理。吧?我吃过,难吃得要命!”玉米人回答道。

“嗯,一堆死沙丁鱼戳在派里,居然也算一道菜!英国人真是太可怜了!”比伯摇着头,忽然转向老师,面露笑容,“还是中国菜好吃!上周末,先生亲手做的那道菜美味极了!叫什么来着?”

“青椒炒土豆丝。”陈教授回答。

“对!”比伯激动得一拍大腿,“就是叫这名字。名字很平常,土豆也很平常,经过先生的手,居然就不平常了!这叫什么来着?化腐朽为神奇!”

“别谈土豆了,快给‘茉莉花’4号拍照,她的背上好像有个东西。”陈教授说。

“好的,先生!”比伯迅速举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

“茉莉花”家族成员在鲑鱼群里冲杀着,战绩相当不错,各种海鸟闻风而至,企图拾点儿残羹剩肴。

“茉莉花”9号的妈妈过来了。她围着小船游了两圈,嘴里发出哒哒声。

“她在说什么?骂孩子吗?”玉米人问。

“不会的。她应该在说,这条船上的人都很英俊。”比伯笑道。

陈教授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注视这对母女——母亲就是“茉莉花”4号。她背上的东西原来是只藤壶藤壶是一种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不但能附着在礁石、船体上,还能附着在鲸鱼、海龟、龙虾、螃蟹等动物的身上。,这种海洋甲壳纲动物经常把自己挂在船只或某些大鱼的身体上,做免费的旅行。“茉莉花”4号会把他甩掉的,这只藤壶的海上旅行,注定很短暂。

“茉莉花”4号把小船看了个遍后,带着孩子离开了,很快融入热火朝天劳作着的家人当中。

“海蓝,那个戴‘海藻’帽子的人不坏,我认识他好多年了。”说话的是“茉莉花”4号的母亲,被陈教授称为“茉莉花”1号。她是整个家族最年长的虎鲸,也是一位极富权威的管理者。

正如人类有各自的名字一样,虎鲸也有各自的名字。陈教授叫“茉莉花”4号的,在虎鲸家族里的名字叫海蓝——虎鲸不知道什么叫“茉莉花”,要是知道有人给自己起了另外的名字,说不定会捧腹大笑的。

“嗯,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几个都不坏,尤其是那个戴‘海藻’帽子的人。”海蓝有点儿得意地说道。

她们口中“戴‘海藻’帽子的人”就是陈教授,他在海上时总是包一条丝绸围巾在头上,头巾的颜色有时候是灰褐色,有时候是蓝绿色,虎鲸们总是把它当成是海藻。

“但他们毕竟是人类,和我们不是同一物种。没事还是离远点儿为好。”

“好的,妈妈!您总是对的。”海蓝乖巧地说。

海蓝的妈妈名叫霞落。五十年前,当她在南太平洋出生的时候,布满天空的晚霞刚好落下,于是,就有了“霞落”这个美丽的名字。

今年的鲑鱼群还算大,忙活了半天,大家的肚子差不多都饱了。接下来应该是游戏时间了——虎鲸是一种热衷于玩乐的动物,只要没有饿死的危险,他们总是抓住一切机会玩耍。一家人在一起,总能玩得非常开心。

霞落带着孩子们向一处偏僻的山岬游去。出发之前霞落回头看了看小船,发现船上三个人也在看她们,尤其是那个戴“海藻”帽子的男人,细长的眼睛满含笑意,好像家长看着自己的子女似的,喜爱又纵容。

“不错,戴‘海藻’帽子的人,我愿意祝福他永远平安。”霞落在心里默默地说。

“他们又去享受草裙舞了。”“茉莉花”家族游远之后,陈教授放下望远镜。

“我们也要去参加舞会吗?”比伯期待地问。

“不去打扰他们了,这些天游客太多,我猜他们愿意清静一下。咱们先去别的地方看一看吧,等会儿回去,我请你们喝一杯。”

在陈教授的示意下,玉米人驾驶小船,离开了鲑鱼重新聚集起来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