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没听明白”还是“我没说清楚”(3)

1954年,周恩来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时让工作人员播放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工作人员写了15页说明书给外国人看,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认为洋人看不懂这部片,播出来也没什么意义。周恩来只叫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了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电影播放时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认可。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引导外国观众理解戏剧的主题,还不如换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恩来的高明沟通术,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通过长篇大论能够说清楚,但是对方不一定能立刻理解你,甚至去接受。最快的方式反倒是最简单的方式,注意按受众的口吻去烹饪语言这道“美食”,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既然如此,不妨适时“住口”,多考虑对方的感受,根据实际效果及时改变说话的策略,这会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沟通的效率,达到说话的既定目标。

这样才能说清楚

如果你还在人前滔滔不绝地演讲,就请停下来看看听众的反应。如果对方没听明白,就不要再继续下去了,根据对方的感受、兴趣、教育程度,揣摩一下怎么说更能让人理解你、接受你,才会实现沟通的目的。如果只顾自己滔滔不绝,陶醉于演说中,你就无法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拉近彼此的距离,更无法去驾驭人心。

5.抓住重点才能说清楚

不久前,小芳接到一个销售银行保险的电话。对方很有礼貌,小芳因当时闲来无事,就耐心倾听对方介绍。一开始,对方言辞很标准,小芳也没有打断他,但是一分钟过后,对方仍旧滔滔不绝地说,却始终都没有表述清楚自己销售的是什么。至此,小芳觉得十分厌烦,不得不打断对方,说自己不感兴趣。对方还没有从诧异中回过神来,小芳就匆匆挂了电话。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看出小芳实际上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没有果断拒绝对方的请求。造成最后结果的问题在于,保险推销员说话没有重点,让人听着很累,接受他的推销似乎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小芳挂断了电话。很多时候,对方给了你机会,但是你没有意识到这个宝贵的机会正在慢慢流失,更不会想到是因为自己说话不到位而造成的。我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不同的人,相互间的交流是少不了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就招人烦呢?因为他们说话没有逻辑,东飘西荡,像上文的保险推销员一样,一分钟的时间都没有交代清楚自己要推销的产品是什么,他如果懂得语言技巧,就应该知道怎么一出口就吸引人。

看一个人说话能不能抓住重点,可以做一个测试,叫做电梯测试。按照这一理论,任何一份报告、产品说明、性能说明等,你要在乘电梯的短短几十秒时间里向对方阐述清楚,即使你的报告洋洋洒洒几万字,也要浓缩成一句重要的话说给对方,并且这句话要足够吸引人,否则就是一次失败的陈述或演说。因此,说话一定要有重点,这与个人的口才能力与交际水平有关。一个人在抱怨对方不尊重、不理解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有问题。那些说话缺少逻辑的人也可以通过练习电梯测试,提升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

说话有重点不仅是商务推销、交往的需要,也体现在生活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句话能让两个水火不容的人化干戈为玉帛,由敌人变为朋友;一句话能让一个极度悲伤的人破涕为笑,消除他们内心的忧愁和疑虑;一句话能鼓舞厌世的人,让他们重拾信心,乐观开朗地活下去。恰当的言辞能准确诠释当事人的意图,也能够让听者受益,这句话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通常,表达的关键不在于长篇大论,而是说到点子上,让一个人醒悟、改变。侃侃而谈而无重点,围着一个圆圈一直绕,始终在中点外画圆,自然无法一语道破我们最想表达的内容。并且,这样做既让听者着急,又让说话的人难受,怎么能不加以反思呢?

我们总是强调“说话要有重点”,为什么有的人还滔滔不绝地说呢?造成说话不得要领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内容上,如说话目的不明确,把握不住话题,对突出现象缺乏应变能力;另一个是技巧上,如说话缺乏条理,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等。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上述症状,在沟通中牢牢抓住重点呢?

首先,要大胆。“大胆”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胆小的话,说话容易紧张,这样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反而越说越不着边际。

其次,要有兴趣。与人交谈,要培养“抬杠”的兴趣,要尝试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见解,越说道理越清晰,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最后,要掌握一些谈话的技巧。比如,多读一些像《演讲与口才》之类的杂志,这类书可以给你一些技巧上的解答,其中的典型案例对你也会有所帮助。

实际上,这一点从心理学上来分析,就是一个“瞬间记忆”的问题。我们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只会将这些事物的信息放在大脑的一个“暂存区”内,信息在正常人的“暂存区”的时间为4~6秒,不会超过10秒。这就导致许多人在听别人讲话时,往往只会记住最后听到的那些信息。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最想让受众接受的信息放在一段话的最后,并且留下适当的时间让听者能够把信息转化成记忆。当然,如果你要展开长篇大论的话,由于篇幅过于长,还是将重点尽可能往前放。这又牵涉到了心理学的一个“大脑疲劳”的理论。

通常,正常人持续接受信息的能力,在15分钟内达到顶峰,之后便持续下降,45~60分钟后进入低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疲劳期。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中一节课的时间为45分钟。所以,我们要将信息在15分钟内都表达清楚,否则对方就开始进入疲劳状态了。

总之,谈话分清重点,并注意听者的感受,研究他们接收信息的规律,就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意图,从而实现良性的沟通。

这样才能说清楚

许多人都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却在试图告知对方内心想法的大谈特谈中,离中心越来越远。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离不开出色的口才,借助它摆平许多事情,为此必须在表达中言之有物、分清主次,让听众明白你的意图,理解你的感受。

6.你把话说全了吗?

小芳和朋友去买帽子,服务员给她拿了一顶,小芳说:“大,太大了!”随后,服务员又接二连三地给她拿了四五顶,小芳还说:“大,大!”服务员纳闷了,后两顶帽子明明戴着已经有些小了,为什么还说大呢?后来小芳说:“头大了!”在场人听后忍俊不禁。原来,小芳省略了主语“头”,没把话说全,服务员理解的是帽子大了,所以即使换了好几顶也都不合适。由此看来,话说不全、说不清楚真的会浪费不少工夫!

我们经常会因为交流不得当而着急,有些交谈造成了不良后果,事后才懊悔当初为什么没说清楚,造成了那么多不必要的误会。话说不清楚,表述不明白,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话说全,对方不理解你什么意思,或者让听众形成了一种误解,他们按着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与说话者表达的意图正好相反,结果费时费力,造成隔阂。如果小芳一开始就说自己的头大,服务员就不会拿小的帽子给她,一个“大”字,让服务员产生了帽子大的误解,结果浪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挑到合适的帽子。话说全了,自然容易说清楚,从而能节省许多时间。

把话说全了,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意图,不至于造成误解,甚至引发矛盾和冲突。有一次,小杨和朋友去买肉夹馍。当时,他们要了一个牛肉的带走,两个猪肉的在店里吃,前台小伙子对着后厨喊了一嗓子:“一个牛带走,两个猪在这吃!”喊罢,在场的人大笑起来。如果你是个局外人肯定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或许还真以为有猪要在这里吃呢,而且这样说对客人也不礼貌。把“肉夹馍”三个字省了虽然说着顺口、简单,但是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带来人际冲突。

许多时候,话语中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但却被说话的人省略了,说话的人知道自己是什么意思,但是听话的人却从话里听成了另一种意思。问题在于,有些误会很容易酿成大错。追根溯源,就是当初话没说清楚,结果增加了理解上的歧义,最终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话说全了,否则闹笑话事小,酿成祸事大。

赵楠来到理发店,里面的人特别多,男女老少在里面说说笑笑,聊得好不热闹。过了一会儿,理发师开始为赵楠理发,一边理一边和周围的人说笑,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突然,他说了一句:“你们家偷的电动车用得怎么样?”霎时,所有说笑的人都停止了谈话,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连续十几秒都没人敢出声。过了一会儿,一个女人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是说我们家丢了又被公安局找回来的电动车吗?”理发师说:“当然了,这屋里不就你的车被偷了吗?”他这么一说,所有的人才明白过来。试问,如果是一个外人无意中听到他这样说,会不会把屋子里面的人当成小偷呢?这就不单单是一个玩笑了。理发师如果把话说全,是被偷后找回来的那辆电动车,人们不就不会当场出现这种反应了吗?当时,人们都不敢说话,是担心身边坐着偷车贼。由此可见,这一句话会闹出多大的误会啊!如果把话说全了,哪还需要像这个女人一样试探性地问问这句话是不是跟我说的呢!

说话不全的现象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可能我们有各自的语言习惯,所以在说话的时候省略点也不一样。有的人说话认为对方明白自己在说谁,所以就把主语省略了,比如小芳说自己头大的时候只说“大”,服务员错解为帽子大了;有的人省略一部分定语,比如“被偷找回来的电动车”被简说成“偷的电动车”;有的人习惯省略宾语,比如买肉夹馍都简称为“牛”“猪”。当有人说“把桌上的拿过来”,没有说是桌上的什么东西,就算你拿过去的是水杯、遥控、水果也都是对的,因为都是桌子上的东西,话说不全就不能怪别人听不懂。对于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话说不全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大祸,但是在一些紧要关头只说一半,往往会引来很大的非议,甚至成为众矢之的。

在汶川地震中,某小学的张校长被埋在废墟里,到第三天的时候消防队员发现了他。看到救援人员走过来,他忙说:“我是张校长,先救我!”消防队员听到这句话感觉很刺耳,因为你是校长就要先救你吗?生命在人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消防人员没有说什么,把张校长救了出来。但是,随后事情传开了,一些社会舆论开始谴责张校长,后来记者去采访他,他才道出了实情:“我当时说自己是校长,并非想搞特殊化,我只是觉得先把我救出来,可以去跟大家一起营救孩子们!”张校长确实是出于一片好心,危急时刻还惦记着孩子们的安危,但是由于话没有说全,继而产生了很大的误会,所有不知情的人都在责备张校长的行为。试想,如果他当时把话说全了,“我是张校长,先救我,我还要去救孩子们”,自然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误会了。可见,有时候话说不全,不是简简单单地说不清楚,意思表达有误也会带来很大麻烦。

把话说全了,可以减少错误的表述,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换句话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是人际沟通的前提。如果你总是习惯说一半的话,身边的人自然会误解你,这其实是当事人表述有问题,是表达能力欠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