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越早搭建人脉,就越早成功

建立高品质的“人脉网”

吴榳华曾担任上海香港商会理事兼公共事务副会长、香港体育会会长、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上海利苑金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威顺康乐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吴榳华是1993年去上海的。他在去上海的第一年是担任一家珠宝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在上海筹建业务,开设零售店。这份工作是他香港的朋友推荐的。

利用在同一个商厦办公的便利,吴榳华逐渐认识了他来上海的第一批朋友。这些朋友中,做各种生意的都有,其中有很多都是在上海的香港人。在这些香港朋友的介绍下,吴榳华加入了上海香港商会。后来香港商会一位任副会长的朋友由于工作调离上海,推荐吴榳华做了香港商会的副会长。而利用香港商会这个平台,吴榳华又认识了一大批在上海工作的香港成功人士。

之后不久,吴榳华辞去了珠宝公司的职务,因为一家美资烟草公司请他担任上海的首席代表。当时吴榳华手下只有两个人,推广、调研、制定策略,他都要亲自行动,最后终于把市场从起初的一小块拓展到了江苏、浙江等整个华东地区。

直到集团被收购,公司将他派驻其他地区,他才猛然发现,他已经离不开上海了。他的绝大部分朋友都在上海,他觉得离开上海,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人脉就浪费了。于是,他决定离开烟草公司。2000年,在朋友的引见下,他担任了一家外资咨询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手下有100多名员工,但是几个月后,他又辞职了。

由于自小就喜欢体育运动,吴榳华参加过许多体育培训班,还拿到过风帆教练资格,并开班教过人。另外,受父亲的影响(吴榳华的父亲曾经是香港东方体育会的会长、东方足球队的领队),在香港商会的时候,吴榳华还组织过足球队等体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商会成员的感情。这期间,吴榳华有了创办一个体育会的想法。

于是,1997年吴榳华创办了香港体育会并担任会长。这是一个自发的群体性体育组织,最初才20多个成员。为了能够做运动、进行休闲活动,大家经常凑在一起。渐渐地,大家在玩的同时成为了好朋友,有些自然就成了生意上的伙伴。结果,朋友介绍朋友,这个圈子越来越大。而作为会长的吴榳华,更是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这项“工程”,这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朋友。

“我们不光是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玩的过程中也促成了信息的交流。”吴榳华说,“这几年来,我们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个会员。几乎每个会员的名字我都叫得出。”即使在大家都很忙的情况下,吴榳华组织大家活动的时候,每次也都有五六十人参加。

为了“寓商机于休闲”,吴榳华成立了上海威顺康乐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在吴榳华的名片背面,印着公司的经营范围:“会所项目前期策划咨询及管理;餐饮项目策划咨询管理;会员卡销售策划咨询管理;康乐体育相关项目之投资咨询及策划管理……”

吴榳华曾经说过:“其实通过我手上的人脉关系,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轻松。然而我认识这些朋友以来,我从来没有以什么商业或者生意上的目的去找过朋友,都是朋友主动帮助我的。朋友有什么生意,会马上想到我并且通知我。”

就拿利苑金阁来说,就是一个朋友看到吴榳华拥有如此广阔的人脉,力邀他加盟投资成为董事的。“开餐厅人脉是最重要的。我的一些朋友有什么聚会或者公司聚餐,会马上想到去吴榳华的那家餐厅。”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犹如鸟之羽翼、车之四轮,能够助你轻松飞上高空,快速驶向成功的顶点。

吴榳华的成功就得益于他高品质的人脉关系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都是靠“人脉网”网住的。

普通人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在平时重视人脉的积累,并且需要重点强调“高品质”3个字。虽然说任何人都可能帮你的忙,但是不同的人能给你的帮助也是不同的。“人脉网”的高品质就体现在网中的人大部分是能人,也是能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乐于助人的人。也就是说,在“人脉网”中“贵人”的含金量越高,对你就越有利。

一天,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议论一个名叫约翰的人。

“约翰的朋友真多啊!看,出入他家里的那些人都那么气派!”

“那是因为他事业有了起色,生意上的朋友当然会敬重他了。”

“是啊!工人们都对他很忠心,还有他那些朋友和他就像亲兄弟一般。”

“依我看,他这个人真不错,每次碰到他,他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每天都会给约翰家送牛奶的工人也微笑着说道。

这时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向他嘲讽道:“你再喜欢约翰,他也不会邀你到他家喝香槟酒的!我看你还不如他家的那条尖鼻子狗呢!”

乞丐捋了捋蓬乱的头发,冷笑着继续说:“他人缘好,会交朋友?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他的朋友也不过都是这个小镇上的人。我每天都在镇上,他还不认识我呢!要比朋友,他比我可差远了。我认识伦敦的好多人,约翰他有吗?”

停了一下,这个脏乱的乞丐又接着说道:“在伦敦时,只要是有点善心的人都会主动靠近我。说到气派的朋友,伦敦市长够体面了吧!我每天都和他打交道,以至他穿什么颜色的袜子我都一清二楚。还有……”

可是没人理会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又在胡言乱语了,他以前只是一个跪在伦敦市街边上乞讨的人,现在整天游荡在小镇上。

为了不犯故事中那个乞丐的错误,我们必须在自己“人脉关系网”的质量上下工夫,这就需要我们遵循80/20法则。此法则最初是犹太人经商的智慧经验,意思是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全局成败的主要因素。

1.在交往的程度方面,有些人没有必要深交

人来人往中有很多是远离你生活的人,也有很多人是人走茶凉的人,还有很多是萍水相逢的人……对于他们,我们有必要时就聊聊侃侃,愉快地打发一段时间就够了。而对于那些可能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则应努力结交。

2.在结交之人的品质方面,还有些人绝对不可深交,即“择善而交”

对于那些思想堕落、行动腐化、不思上进的人,为避免和他们在一起把自己也引上歧途,最好还是远离他们较好。

对于那些品质不高但又无大恶,并且有可能成为你的贵人的人,要与之交往,但不要太深,保持一定距离为妙。

3.在精力投入方面,也要区别对待

结交贵人也要耗费人的精力、时间,甚至财力。所以,对于那些对自己帮助大的贵人要多多投入;反之,则适当就好,不必花太多心思。

牢记姓名好处多

吉姆·佛雷从来没有进过中学,但是在他46岁之前,已经有4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并且他还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有一种记住别人名字的惊人本领。

吉姆·佛雷10岁那年,父亲就意外丧生,留下他和母亲及另外两个弟弟。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很早就辍学,到砖厂打工赚钱贴补家用。他虽然学历有限,却凭着爱尔兰人特有的热情和坦率处处受人欢迎,进而转入政坛,最后还担任了邮政总局局长之职。

有一次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他说:“辛勤工作,就这么简单。”那人有些疑惑,说:“你别开玩笑了!”

他反问道:“那你认为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那人说:“听说你可以一字不差地叫出1万个朋友的名字。”

“不,你错了!”他立即回答道,“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人,少说也有5万。”

姓名是一个神奇的语言符号,人们如此看重它,是因为它包含着特殊的意义。姓名与本人的尊严、地位、荣誉、心理,以及彼此间的感情、友谊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名字就是你,你就是那个名字。这一点在交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人们的名字被遗忘、被搞混,不管有意无意都可能带来不良的影响,轻者让人家心理上反感,拉开彼此的距离;重者会影响彼此的感情,损害人际关系。

因此,在结交贵人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记住贵人的姓名、职务,见面时能道出其名、其职。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礼貌,表示尊重;另一方面又是珍视感情的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说,记姓名是一种廉价而有效的感情投资。记住他人的姓名就等于把一份友谊深藏在心里,记忆时间越久,情谊就越深,如同一瓶陈年好酒,越放就越醇。在交际中记住对方的姓名,对方必定能从中体验到你的深情厚谊,感受到他在你心目中的位置,进而增加对你的亲切感、认同感,加深彼此的感情。

我们应该注意一个名字里所包含的“奇迹”,并且要了解名字是完全属于与我们交往的这个人,是没有人能够取代的。名字能使人出众,也能使一个人在多人中显得独立。我们所需的要求和我们要传递的信息,只要从名字开始着手,就会显得特别重要。

一切奇迹的创造中都蕴涵着无数的玄机,而一个人的名字就是这无数的玄机中最神秘却又最浪漫的一个。

掌握了这一玄机,你就可以更顺利地敲开贵人之门,你们之间的相处也会更加和谐、融洽。

在一座城市的中心,有一家酒店的生意特别红火。

一天,一位常住的外国客人进到饭店来。当他走到服务台时,还没有等他开口,服务员就微笑着主动把钥匙递上,并轻声称呼他的名字,这位客人对此大为吃惊。由于饭店对他留有印象,使得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有旧地重游如回家一样的感觉。

还有一位客人在服务台高峰时进店,服务员小姐突然准确地叫出:“××先生,服务台有您一个电话。”这位客人又惊又喜,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因此不禁添了一份自豪感。

另一位客人第一次前往住店,前台接待员从登记卡上看到客人的名字,便迅速称呼他以表欢迎。客人先是一惊,而后他作客他乡的陌生感顿时消失,并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显然,简单的词汇迅速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

此外,一位VIP(非常重要的客人、贵宾)随带陪同人员来到前台登记,服务人员通过接机人员的暗示得悉其身份,遂马上称呼客人的名字,并递上打印好的登记卡请他签字。这使得客人感到了自己地位的不同,并由于受到超凡的尊重而感到格外的开心。

借着这项优势,这家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顾客也越来越多。

要想记住一两个人的名字并不难,但要记住成百上千的名字就难了,在这里提供一些记忆姓名的小技巧:

1.脸庞形象化

如果你只想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别人的名字,可能会很快就将他们忘掉,但假如你把他的名字和脸庞戏剧化成难忘的形象,那你就会轻易地记住他们了。记住新名字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联想——夸张”法,即在两个不相同的事物之间构建一定的联系。具体办法是:当你刚刚结识一张新面孔时,要聚精会神地凝视他的脸庞,看是否有特别令人感兴趣、吸引人或与众不同之处,例如他的头发是否又黑又整齐、眉毛是否很浓、眼睛是否特别明亮等,从这些特点中选出一个,然后再通过夸张等方式储存到记忆中去。比如,如果某人的眉毛特别重,则可将它比喻为一把利剑或刷子。

2.不断重复

认识一个新贵人后,在与他的交谈中,要尽可能多地重复他的名字。这样,在谈话结束时,这个名字就会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了。事后,你也可以将这人的名字及你所记住的形象写下来,为将来的进一步加深印象做好准备。训练自己记住别人的名字可能需要多次锻炼,而一旦你掌握了这一门技巧,就可以肯定人们也会记住你。

3.常翻名片

对于记忆力不太好的人来说,不但要用心去记,而且还应动动笔。不管什么时候结交的贵人,在打过交道之后都应把姓名记在小本上,或者保存好对方的名片,有时间就翻一翻,借此回忆往事,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获得长久记忆的效果。

有事没事常联系

三国时蜀的创建者刘备就有一段依靠同学才得以脱离险境的经历。

刘备在读私塾时,由于讲义气、聪明,因此成了同学中的头儿。在那几年中,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与他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后来长大了,大家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刘备与这些要好的同学也就各奔东西了。

但是,虽然大家分开了,刘备却很注重经常与同学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刘备读书时最合得来的朋友。他不再读书后,仍回家继续供奉自己的老母亲,以尽孝道,并靠打柴、卖字画为生。刘备不嫌其清贫,经常邀请石全到他家做客,共同探讨当时的天下形势。这样的聚会每次都很成功,刘备与石全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加强,情同手足。

后来,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就带一支队伍参加了东汉末年的大混战。初时,刘备军事实力很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战中,刘备所带的军队被全部歼灭,只有他一人侥幸逃脱。因为他被石全给隐藏了起来,这才逃过了一劫。

与贵人之间的交往,就像银行业务中的存钱,平时一点一滴的储蓄,过几年之后就有一笔钱了。与贵人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维护和经营,平时互相不来往,相当于不存钱;有事才想到找朋友帮忙,相当于从存折中取钱,而只取不存,存折迟早会空的。以这种方式和贵人相处,贵人资源最终会枯竭,这种情况我们肯定都不愿见到。因此平时要多与贵人联系,感谢贵人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也要适当地拜访贵人,主动关心贵人、帮助贵人,以互增互进、培养感情。我们承认结交贵人有功利性目的,但并不是与贵人之间的每一次来往都要以利益来估价。与贵人之间的大部分交往都是出于感情交流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不断地为你的人脉关系添加润滑剂,以使你的人脉关系更柔韧。

对于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前辈、老上司,要设法与他们多亲近,并博得他们的赏识。毫无疑问,令退休者最难过的是退休后那种门可罗雀的寂寥景象。“热庙”变成了“冷庙”,他们在心理上自然不平衡,这时若有人肯像以前那么尊敬他,他必会为之感动不已。所以,不妨在平时馈赠他喜欢的东西做礼物,以虔诚的态度向他请教,对于他的经验之谈也表现出乐意倾听的样子,使他有重温过去美好时光的感觉。要知道,退休者并不等于没有发言权,有时候甚至还具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对这些“冷庙”菩萨,多去烧香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广织“关系网”,且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急事时才想到别人,因为“关系”就像一把剪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就可能已经失去这位贵人了。万一由于自己的大意而发生了这种情形,就要赶紧设法补救,最好的方法就是学古人“负荆请罪”。若是因为时间、地点和情况有所不便,也可以直接以电话或书信和对方取得联系,并向对方解释自己疏于联络的原因,以求得对方谅解。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重拾交情,并继续经营下去。

为了不使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毁于一旦,就要不厌其烦地勤打电话、写信以及登门拜访。其实,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在维护彼此的关系及沟通情谊的前提下,又何乐而不为?

程海是某学院学工处的一名普通职员,他与经管系的系主任刘某关系处得非常好。而据小道消息说经管系系主任很可能年内就会调任学工处处长一职,这样看程海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好过了。然而世事难料,年底人员调整时,刘某却被调去当图书馆馆长了。这样一来,许多原本巴结刘某的人立刻散得一干二净,让刘某见识到了什么叫人走茶凉。可就在这时,程海拿着瓶好酒上门来了,“刘主任,让嫂子做点菜,咱们喝一盅吧!”这正是刘某最难过的时候,程海的出现感动得刘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且从那以后,逢年过节程海都给刘某送点礼物,有事没事过去聊聊天,喝点酒。1年半后,该学院的院长调走了,新来的院长把刘某提拔为了主管人事的副院长。程海自然成了新一任的学工处处长。

平时与贵人联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适当时机联络“关系”

大忙人虽不好找,但并不表示他们绝对无法接近。你不必浪费时间在上班时间打电话给他们,这些人上班时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打电话,要不就是出外办事了。要学会利用空当,傍晚六七点钟是与这些忙人接触的“黄金时刻”。秘书、助理等大概都走了,只剩下一些“工作狂”还舍不得走,希望自己的“埋头苦干”能给上司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正是联络这些“贵人”的最适当的时机。

2.牢记“关系”无所不在

关系无所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经意的人事交往之中,就可能发展出很不错的关系。

善于拓展“关系”的有心人,不论是洽谈公事时还是在私人聚会上,总是会掌握恰当的沟通时机。对这些有心人而言,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会议室、酒吧、餐厅,甚至在澡堂里,处处都可以增长见识。跟人谈上一两个小时,一定可以学到一点东西。另外,出差、旅行也是拓展关系、提升沟通力的好机会。

3.及时记录“关系”的进展

记录自己关系网的发展要像写日记一样,数十年如一日。这可能不容易做到,然而如果有恒心、有耐力,一定会成绩斐然。你如果一直在很认真地增进自己的“关系”,那么你认识的人一定不少。而要巩固成果,找出真正的“人尖儿”,不妨记录下每一次联系的情形,而且在记忆犹新的时候就要赶紧记下,如果等到日后再来补记,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可记录的要点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你的看法以及日后的联络方法,用不着咬文嚼字地像在写一篇动人的散文。

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便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李莲英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做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却一直困扰着他。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正当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于是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并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结交贵人确实需要机会,并且这机会中也并不排除机缘的存在性。就是说在自身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一种完全偶然的机缘遇到一个贵人,从此人生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事实上,机会从来都偏爱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如果机会的“馅饼”确实不曾砸在你的头上,那么就自己创造一个吧。为了成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如果你也只是个普通人,如果你与要结识的贵人的生活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你也可以试试这一方法。

2004年,温州有名的印刷设备经销商李方源决定移师南京,但是,怎么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展业务呢?

李方源自然有他的办法。这是每一个浙江商人经商的套路。

首先,他摸清一大批在南京经商的温州人的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其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了一张有几百户的“老乡网”。

其次,他利用全国个私企业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的机会,在会场上结识了不少南京商客,尤其是与本行业有关的客户。

最后,他开始在南京招兵买马。

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李方源又遇到了麻烦——由于多年前“温州货”质量低劣的负面影响在南京人心目中烙印很深,他的产品无法一下子让南京人接受。但是,李方源并不担心,他只是耐心地等待机会。

机会终于被李方源等到了。

在全国印刷材料展销会上,他请许多专家介绍他的产品,并给企业免费使用。通过这一招,国内的企业都知道了他的产品质量。在产品质优的声誉下,产品的推销就容易多了。现在,李方源的公司已经不再上门推销了,他们的产品在南京已经有了良好的声誉,客户都会直接找上门来,公司也开始赢利了。

想要创造机会,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主动搜集和整理与贵人有关的信息,并从中找到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突破口

贵人可能与你并不相识,但他可能与你有某种间接的关联,或者某种相似之处,找到这些关键的点,下一步的工作就容易了。

2.根据你找到的点采取相应的行动

比如,如果贵人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是某书法协会的理事,不妨参加一个该协会举办的大型活动,并想办法请贵人题字;如果贵人喜欢读书,不妨在读书会上接近他,与他交流心得。当然,这一切都要有备而来,争取博得贵人对你的好感。

3.不断寻找机会,创造“偶遇”,加强联系

但是要以不影响贵人的工作和生活为原则,注意保持应有的礼貌。如果急于求成,那也许会适得其反。

让贵人环绕在你的身边

三国时期,孙氏兄弟的用人之道,一点也不次于刘备和曹操。孙策活捉了太史慈,却亲自为他松绑,说:“你是青州的名士,只是跟随的主人不对而已。我是你的知己,你不必担忧在我这里不如意。”张昭担任长史,北方士大夫来信,说了许多赞美张昭的话。孙策听到后,说:“管仲担任齐国丞相,使齐桓公成就了霸业;而今张昭这样贤能,我用了他,他建立的功名不也有我的一份吗?”正因为孙策善于用人,与部下意气相投,才招揽了许多人才。

孙权呢?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孙权就让鲁肃接任周瑜的职务。孙权对大将军甘宁的粗暴脾气很恼火,吕蒙劝他说:“像甘宁这样善战的大将很难得呀!”孙权从此就能善待甘宁。

刘备进攻吴国时,有人谣传诸葛瑾(诸葛亮之兄)已暗地里派人去了蜀国。孙权说:“我和子瑜(诸葛瑾)有生死不渝的情义,他必不负我,就像我不负他一样。”

吴、蜀和好时,陆逊镇守江宁,孙权刻好自己的印章交给陆逊,让他行使权力。每次和刘禅、诸葛亮通信时,孙权常常请陆逊过目,如有不妥,就叫陆逊改完,然后封好送出。对臣下如此相信,臣下能不被这深厚的知遇之恩所感动而竭尽全力效忠吗?

孙权还不袒护自己的过失。有一次,他准备派张弥、许晏乘船从东海北上到辽东,去招抚加封公孙渊。张昭竭力劝阻,孙权不听。后来,派去的张弥、许晏二人果然被公孙渊杀害。孙权自感惭愧,亲自登门向张昭道歉,不想张昭就是不出来。孙权进门叫他,张昭便以生病为由推托不见。孙权只得放火烧门,吓唬张昭。但张昭关紧门窗,仍不肯出来。孙权只好叫人把火扑灭,停在门口等候。好长时间过后,张昭才由儿子扶着出门相见。孙权请他上车,一同回宫,向他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失。

历代杰出的有作为的名臣、帝王都很注重揽集人才,为自己的政权服务,他们都是善于罗织人才的专家。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以善于养士著称,但他最初也并非来者不拒,对不太喜欢的士人,他常驱逐之。后来,经过他人的劝说,他才真正懂得了用人不拘一格成就大事的道理。

善于网罗人才、利用人才不仅在管理学上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来讲,如果能够将对自己有帮助的人集中到身边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这些在你身边帮助你的人就是你的贵人。

借贵人之力为自己打天下,此可谓驾驭之术。一个能够驾驭能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能人,因为他是招纳贤才的一等好手。

要取得最广泛的支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有人为你出谋划策,也需要有人去执行。一个人再神通广大,也无法事必躬亲,没有得力的人才相助,他注定难以成功。

要想得到帮助,首先自身要是“好汉”。

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尊重人才,礼遇人才,才能得到人才的帮助,才能将团队效应发挥到极致。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人们谈论三国时常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孙权雄踞江东,占了地利;刘备既无天时也无地利,靠的是人和。”确实如此,论个人才干,刘备并非一流人物,他的才能极平常,但他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靠的不是个人才干,而是人和。

如果刘备不礼贤下士,不“三顾茅庐”,不请出诸葛亮,则必然只会是四处奔劳,一无所成,空余惆怅悲叹,而且后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才投到他的门下。

在很大程度上,刘备礼贤下士的做法起到了一种“形象”的作用。

礼贤下士,赤诚相待,确实可以招揽到大批人才,其具体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用权术驾驭的,有的是因为自身的优良品格而与手下人配合默契,有的则因为意气相投而志同道合,等等。虽然这些人使用的方法各异,但都能赢得人才为自己服务。

这些理论对于个人结交贵人也同样适用,只是管理者用人可以借助权力的力量,而个人赢得“贵人团”的相助只能靠发挥个人的影响力来实现。总而言之,把贵人们集中到自己身边是十分重要的。

当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深陷危机、濒临破产的时候,李·艾柯卡试图通过招揽合适的人才扭转乾坤,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艾柯卡首先毫不手软地把公司的一些身居高位而毫无建树的平庸之辈一概撤掉,接下来又连“挖”带拉先后从福特公司搜罗到数名得力干将。

第1个被他“挖”过来的是福特公司委内瑞拉子公司的总经理杰拉尔德·格林沃尔德。这个人有着机敏的头脑和实干精神,善于逆水作战。第2个被他请来的是早已离职退休、65岁的原福特公司副总裁保罗·伯格莫泽。此人在福特公司副总裁的职位上干了30年,既埋头苦干,又足智多谋,艾柯卡意在借助他的丰富经验来扭转当时的不利局面。第3个是由格林沃尔德举荐而来的史蒂夫·米勒。米勒过去是格林沃尔德手下主管财务的得力助手,被艾柯卡称为“当家理财的一把好手”,把他招来正好解决公司当时混乱的财务管理问题。第4个是在艾柯卡手下干了24年的哈尔·斯帕利奇。此人其貌不扬,但谋略水平高,预测能力强,能料知三四年以后市场上最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所以可以使公司在摆脱目前困境后还保持可持续发展。

艾柯卡确定了最佳的用人方式,将贵人们集合到自己的身边,终于扭转了乾坤。

聪明人会在自己身边集中一批有才干的人,对于这些人的条件,他们不会过分苛求,但能够保证以下3点:

1.不论资历

荀子说:“对于那些贤能者,不应按照常规的升官次序提拔,而应破格选用;对于那些软弱无能不称其职的人则要立即罢免;对于那些大奸大恶者,无须再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立即得而诛之。”只有这样,才能“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因为论资排辈主要看的是资历,没有德才的资深者可能会被提拔重用,有德才的资浅者反而不能被选用,这就等于是非不明。不论资排辈,以德才作为选用贤能的唯一标准,才能避免优劣混杂,做到是非不乱。

南朝周朗针对当时森严的用人制度,坚决反对论资排辈,一再强调等级、资历和年龄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金世宗完颜雍同大臣们谈话时也曾指出,取人应不拘资格,及早用之。

2.不论出身

用人反对看出身的观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著中已有所反映。如墨子主张只要有德才,贱者应使贵,“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韩非子主张从基层选拔人才:“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他还进一步警告世人:若官职能够因权势而得到,爵禄可以用钱财而谋求,国家就一定要灭亡。甚至孟子也认为,杰出的人才不一定出自达官贵人之家,用人不应当论出身,更不应当计较个人的恩怨。

3.不论地区

唐太宗李世民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不论在即位前或即位后,他都重视人才的选拔,注意搜罗各方面的人才为己所用,而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手下的文武大臣既有隋朝的旧臣,如萧等,也有来自李密、窦建德、王世充等集团的人员,如秦叔宝、程咬金等。

发挥“智囊团”的巨大威力

据说,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碑上有这样一行字:这是一个能让比自己强的人为自己做事的人。

卡内基原来是一个毫不出名,且对钢铁生产和经营知之甚少的一个小工。但当历史将他推向钢铁事业之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他虽然没有钢铁知识,但他却相信只要他把世界上那些专业知识比自己丰富得多的人物集中到自己的麾下,充分利用他们的钢铁生产和经营知识,他就一定能够成为钢铁王国的巨无霸。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后,卡内基才开始网罗天下人才,组成了一个近50名专家的智囊团,并充分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充分施展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在他的创业过程中,正是经由无数专家的出谋划策,才使他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正是团队凝聚成的巨大力量,才产生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财团;正是众人的力量,才创造出了卡内基这个钢铁王国里的巨无霸。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并能够加以利用,不嫉妒别人的长处,不护自己的短处,能够协调别人为自己做事,与别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誉,是成功者的法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共同发展的主旋律。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培养某种你欠缺的才能,那不妨主动去找具备这种特长的人,请他参与相关团体。三国中的刘备,文才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巨大的协调能力,他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能让别人的才能为己所用也是一种才能,而且通过这种渠道结识的人,也将成为你的伙伴、同事、专业顾问,甚至变成朋友。能集合众人才智的公司,才有茁壮成长、迈向成功之路的可能。

能够发现别人的才能,并能为己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比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有用。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他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得到其他人的帮助,才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如果能为自己建立一个“智囊团”,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的形式,都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帮助。

美国的罗宾·维勒开始创业时,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小的鞋厂,全部雇工加起来才十几个人。后来,罗宾为工厂的出路提出一个设想,那就是改革皮鞋款式,追赶市场潮流。如果不断有新产品、新样式上市,从而引起顾客的注意,那么,鞋厂的前途必然就会好起来。

于是,罗宾把所有的雇工召集在一起,要求他们各尽所能设计新款皮鞋。他还专门制定了奖励制度,凡是所设计的新款鞋样被工厂采用者,均奖励1000美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出1个月,罗宾就收到了很多种设计的草样,其中不乏很有创意的设计。他和那些熟练的老工人一起研究挑选了几个晚上,终于选定了3个款式别致的鞋样作为试制品。而且,第二天他便在全体工人的面前把奖金分别发给了这3个工人。

罗宾将这3个新样式的鞋分别制了1000双,然后立即送往各个大城市进行推销。都市人群早已穿厌了那些式样单一、颜色黯淡的旧式皮鞋,忽然看见了这些样式新颖的皮鞋,眼前为之一亮,仿佛看见了一个新的世界,于是争相购买。不出几天,这1000双样品就被抢购一空。

一星期后,罗宾的工厂收到了如雪片般飞来的订货单,总数达2700多份。罗宾捧着这沉甸甸的订货单,知道自己的心血并没有白费。

有了市场做后盾,罗宾的工厂日益壮大起来。几年之后,罗宾已经拥有了10多家颇具规模的皮鞋制作工厂了。

由多个智囊人员组成的智囊团更有威力。这样大家集思广益,更容易得出最合理的意见。作为一个智囊团,其结构要合理:

1.年龄结构要合理

既要有老谋深算、老马识途的老年人,又要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要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以使他们在经历、气质、智能等方面进行互补。

2.知识结构要合理

科学决策是多目标、多因素、多变量的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必须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既要有社会科学工作者,又要有搞自然科学的人,这样,智囊团才会不仅能集中各种专家的智慧,全方位地考虑问题,而且能多学科交叉融合,还可能形成新的有益的思想。

“贵人网”也需要及时升级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当时能够成功地赢得竞选,与他拥有众多的贵人有关。在他的竞选过程中,他那些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候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学与耶鲁法学院时的同学,及日后当罗德学者时的旧识等。他们为了克林顿能够成功四处奔走,全力地支持他。

所以当克林顿竞选总统成功后,不无感慨地说,朋友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克林顿为什么能够拥有这么多的贵人呢?这与他对于“贵人网”的精心维护和及时调整有关。他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在一张卡片上列出我当天联系的每一个人,注明重要细节、时间、会晤地点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信息,然后输入秘书为我建立的关系网数据库中。这些年来,朋友们帮了我不少。”

人际关系网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及工作的好坏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说,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权力和影响力。这也说明了与贵人建立稳固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维护人脉关系网时,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那就是“贵人网”的调整和升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我们的人际体系如果不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就会逐步处于落后的、陈旧的甚至僵死的状态。

克林顿每天整理名片,就是一种调整和升级人脉网的行为。这种做法为他保证了人脉网的新鲜和灵动,一旦出现需要贵人的情况,他就可以轻松应对了。

我们必须随时调整、升级自己的“贵人网”,让它时刻保持有效、充满活力的状态。

小徐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众所周知,保险是一个对人际关系依赖性很强的行业。人缘好、懂得推销的人根本不用花心思招徕客户,仅凭借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被信任度,就经常会有很多人主动来买保险。但是那些人缘不好的推销员就惨了,他们很难找到客户,也很难发展自己的事业。小徐属于前一种人,他在保险业内如鱼得水,工作几年之后,他已经是高级别的代理人了。

公司里新来的同事们向他请教秘诀,他笑了笑,说:“其实做保险就是与人打交道、搞好关系,所以你要把人际网络的经营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客户就是我们的贵人,平时有联系的客户、新结识的潜在客户,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如此,还要记在纸上,如果有名片就要整理在一处,记下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他的保险需求情况。然后,隔一段时间就打个电话联系一下,看看他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变化,以便根据情况推销一些新的险种。而且你要记下客户的多种联系方式,比如固定电话、手机、住址、电子邮件等。如果其中一种方式变化,你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他。不断在你的本子里添加新的内容,这样就能保证你的客户源绵绵不断了。”

总的来说,小徐就是通过“升级关系网”的方式实现了与贵人之间的长久联系。

“升级贵人网”是指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使之更加适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升级贵人网必须费些心思,有步骤地进行。

1.对关系进行筛选

把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记在另一个本子上,就像是打扑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无用的埋下去。

2.给筛选出来的人排队

要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即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

这就像打扑克中要“理牌”一样,明白自己手里有几张主牌、几张副牌,哪些牌最有力量,可以用来夺分保底,哪些牌只可以用来应付场面。

由此,你自然就会明白,哪些关系需要重点维系和保护,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联系和关照,从而决定自己的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3.对关系进行分类

很多时候需要求助于人的事情会涉及很多方面,这时就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援,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

比如,有的关系可以帮助你办理有关手续,有的能够帮助你出谋划策,有的则能为你提供某种信息,虽然作用不同,但它们对你可能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进行分门别类,对各种关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鉴别,把它们编织到自己的关系网之中。

设计“网”也许不难,但是把它的内容落到实处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两点需注意:

一是要识门。也就是说,对于与自己求助的事情有重要关系的部门人员一定要清楚,要熟悉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

二是要识路。也就是说,要熟悉办事程序,对于先从哪里开始、中间有哪些环节、最后由什么部门决定都应非常清楚,省得跑来跑去,重复找人。

有了一张好的“网”后,还要懂得如何保护和维系这张网,使它一直有效。如果你不懂得维护,到你真正用时,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已经停止运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