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办公室中的心理操纵术

应对面试官,要根据其性格特点从容施策

在战争中,知己知彼是百战百胜的保障。面试也是如此,作为应聘者,只有了解了面试官的性格,才能把公关做得恰到好处,使自己获得成功。

一般来讲,面试官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你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见招拆招,方可从容应对。

1.性格外向型特点

充满活力;善谈,肢体语言丰富,富有感染力;表里如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对策:随他去说,你只要做个好听众,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心领神会;可以温和平静,可以大笑,可以做惊讶状,可以做陶醉状,一言以蔽之,要变化多端。

2.性格内向型特点

外表冷峻,不喜形于色;不善言谈,几乎无任何肢体语言;喜欢沉思默想,而后出言表达。

对策:时而提问,时而倾听;不要打断他的谈话,要有耐心,给他时间去沉思默想。

3.性格感应型特点

语言简洁精练,直述其意;无想象力,求实际,重事实。

对策:直接切入正题;问一句答一句,有理有据,不要夸夸其谈;直接阐述你的实际工作经验,最好引述一两例成功案例。

4.性格直觉型特点

谈话高深莫测,喜用修辞和成语;无论其谈吐和表情都给人以模糊、含混的感觉。

对策:尽力保持谈话不要间断,亦可以引用成语和典故;要表现出你的创造性;强调你已经领悟了他高深莫测的寓意。

5.貌如思想家型特点

富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善用分析和推理;性格敦厚。

对策:回答问题时,你也要逻辑严密;与他的观点和立身之道保持一致;表现出你也是公正无私、敦厚之人。

6.敏感试探型特点

友好,温和;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善用外交手腕,处事圆滑。

对策:要温和,平稳;表现出你的热情助人行为,以及你的通情达理和为他人着想的美德;表现出你是如何协调组织和善于沟通不同人之间关系的能力。

7.貌如审判官型特点

非常严肃和冷静;具有决定性和组织的权威之感;凌驾于你的IQ和EQ之上,任意判断,独断专行。

对策:要有充分准备,做乖乖状且随机应变;谦虚谨慎,多向他征求意见;服从组织安排,要有“叫干啥就干啥”的精神。

8.貌如观察家型特点

开朗顽皮,善用游戏等方式测试候选人;好奇心强;想法随意,大有天马行空之势。

对策:要热烈响应他的任何提议,积极参与协助对你的各种测试;时刻期待着回答他对你提出的各种问题,但要有选择地回答;不要勉强做出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听懂面试官的“话外音”,顺水推舟表现自己

在面试有限的时间里,面试官不会有闲情逸致聊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小心面试官的话外之音,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全方位地掌握你的思想。

例如,某中学校长到某大学选毕业生,欲招聘几名教师和校刊编辑,一位新闻系的学生前来应聘。一见面,这位中学校长便说:“你们学的是编辑专业,但我们校刊是一份小报,我想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你大概是打算到我们这儿来积累经验,然后跳槽到大报社去吧?”

这名学生见校长笑容和蔼,就没听出校长说这话的深意,也就没对这话作出反应,只是笑了笑。这学生本没有跳槽之意,但校长以为他默认了自己的推测,就马上把他否定了。面试时一定要留个心眼,琢磨一下面试官的“话外之音”。

一家大公司要招一个财务总监,前来面试的人很多,经过初试、复试,最后只剩下5个人。在最后一次面试中,面试官问了他们每个人一个问题:“你怎么样能帮公司逃掉300万元的税?”

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第一个应聘者说可以这样做些手脚,第二个应聘者说可以那样做一下账,绝对不会被发现……

听了这些答案后,面试官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他们回家等通知。

这时还剩下最后一个应聘者,当他进来后,面试官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怎么样能帮公司逃掉300万元的税?”

这个应聘者听完一愣,他沉吟了一下,然后说:“如果真的必须这样的话,那么对不起,我退出,我想贵公司的这个职位不适合我。”说完他起身准备告辞。

这时,面试官站起来冲他笑了:“请留步,你是这次来应聘的人中最有原则的,你通过了最后的考试。我相信你会把这份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欢迎你加入我们!”

面对提问不可疏忽大意,许多面试官就喜欢“攻其不备”,旁敲侧击,以确定你是否就是他们要的人选。

面试中要根据不同的提问进退自如

一般情况下,求职者面试时的表现将直接决定是否被录用。作为一个求职者,必须学会应对各种提问,同时还要学会推销自己。下面我们就来剖析一下面试官的一般提问方式,以便在面试时进退自如。

1.封闭型提问

例如,你愿意做工程师还是市场开发人员?

这种问题回答力求简洁、明白,一般不需作过多的补充和修饰。

2.开放型提问

例如,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善于与人相处吗?

这类问题很关键。回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录用与否。而且这些是你事先应该准备的。同时,这类问题,回答得好,就是绝好的表现自己、推销自己的机会,可以令面试官刮目相看,顿生爱才之心。

3.假设型提问

例如,如果让你来当我们公司的总经理,首先你会做几件事?

面对这种问题,切忌长时间地沉默,但也不要不经考虑急于回答。需要对问题的关键部位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不要做长篇大论。

4.控制型提问

例如,你认为我们的改革怎么样?

顺水推舟,给面试官一个较为满意的回答。但若你对这家公司的改革确实有意见,而且有特殊的理由,倒也可以谈出自己的看法,令面试官觉得耳目一新,出奇制胜。否则,还是夸夸他们吧。很多的时候,领导者是需要被赞赏的。

5.否定型提问

例如,我们要求的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你只是专科,恐怕不合适吧?

切记大吵大闹,甚至拂袖而去,这样只能反映出自己没有修养。只要你相信自己行,你就行。表达出这种自信,努力扭转劣势。

6.连珠型提问

例如,你喜欢读书吗?业余时间都读什么书?经济类的书读得多吗?哪一种管理理论你较为欣赏?

你一定要按顺序回答问题,也不一定每一个问题都要回答,在表述中留心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及优点。

把你的功劳让给上司,上司会对你奖励更多

汉代有一位能干的官吏,安民有方,平息了大灾害后的暴动。他鼓励人民垦田种桑、重建家园。经过几年治理,当地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位官吏得到了人民极大的拥戴,名声响彻朝野。

皇帝突然在此时召他还朝,临行前,他座下的一位谋士突然前来求见,问他:“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地方,大人打算怎么回答?”这位官吏坦然地回答:“我会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谋士连连摇头道:“非也非也,此话将陷大人于不利,在天子心中,大人声名已经过于显赫了,再自夸其功,后果不堪设想。”官员心中一惊,“功高震主”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这样的教训已经够多了。

于是在皇帝召见时,官吏一再推辞奖赏,只说“都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感化所致”,皇帝果然龙颜大悦,将他留在身边,委以显要的官职。

这个故事深刻地阐释了“做下级的,最忌自以为有功便忘了上司”这样一个道理。

古今中外许多事实证明,功高震主之时,往往也是失宠之日。不在乎被比下去、重视人才、超凡脱俗的上司毕竟是凤毛麟角,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藏着“嫉妒”的鬼火,一旦你的光芒太过耀眼,你的功劳太过卓著,上司在你身边,便会觉得自己黯淡无光,更会有地位被你动摇的联想,他们会很自然地将你视为竞争对手、心腹大患,而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面临着一场灾难。

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中,如果有人肯大方利落地将功劳让给别人,受到礼让的人一定会大为吃惊,继而心生感激,常常会产生“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的想法,对此人更是好感大增。

不居功自傲不仅仅可以在上司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能使你的人格变得更伟大。将自己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功劳拱手相让,这本身就需要具备很深的修养。但是,也只有这种气量很大,不斤斤计较得失的人才能真正打动上司,他总有一天会设法偿还这笔人情债。当然,在他的帮助下,你也不会缺少再次建功的机会。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礼让功劳的事绝对不能作为个人资本到处宣传,否则,让功的收益率便会下降为零,甚至适得其反,你在上司眼中会成为彻头彻尾的小人。

记住永远不要让你的光芒遮盖了你的上司。具体来说是切勿冒犯上司,不抢上司的风头;做事情把握分寸,要到位而不要越位,总是比上司矮一截,任何情况下不让上司觉得你是对他有威胁的。能够做到这些,你自然就能够在陷阱重重的权利森林中得以自保,进而提升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

不争小利、夸大困难,向上司邀功请赏不会遭反感

职场上,很多人努力工作后,“领赏”时却发现“酬劳”远不如“付出”,但碍于颜面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又不敢向上司邀功请赏。其实,这就不必了。因为掌握了技巧,向上司邀功请赏并不会遭到对方的反感。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战功赫赫的大将,他协助秦始皇消灭赵王,赶走燕王,并击破楚军,但秦始皇对他仍疑心很大,怕他功高震主,所以在攻打楚军时有意重用李信将军,于是王翦称病告老还乡。

但李信在与楚军交战时受挫,秦始皇只好放下架子到王翦面前谢罪并请他出山。

王翦心里很清楚秦始皇必定对自己放心不下,于是在出发前,向秦始皇请求大量田宅园池。秦始皇问:“将军就要走了,为什么忧虑贫穷呢?”王翦说:“作为君王的将军,即使有功也不能封侯,因此趁君王信任、重用和偏向我时,我要及时请求点好处来为子孙造福。”

秦始皇听完王翦的话后开怀大笑,放心多了。此后王翦又五次派人回都请求良田,时人以为王翦的请求太过分了。

王翦却深谋远虑地说:“不然,秦王粗鄙而不信人,现在倾全秦国的士兵而委任于我一人,我不多求田宅为子孙谋基业来巩固自己,反而让秦王因此而怀疑我吗?”

身处职场的人,也应该学会这招,在适当的时机跟你的老板“邀功请赏”。调查表明,很多老板在交代重要任务时常常利用承诺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对你而言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对老板来说心理上也感到踏实、稳定,因为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假如老板在交代任务时忘记了承诺,或不好做出承诺,你应该提前要求你应该得到的,这绝不是什么趁火打劫,老板也容易接受。

当然,“邀功请赏”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让自己“太吃亏了”,也不能要求太多,引起老板的反感。以下两点可供参考:

第一,不争小利。

不为蝇头小利而生气,要具有宽广胸怀、大将风度,在老板心目中形成“甘于吃亏”、“会吃亏”的好印象,在小利上坚持以忍让为先。

第二,夸大困难,允许老板打折扣。

有时你把困难说小了,老板可能给你记功小,给你的好处也少。因此,要学会充分“发掘”困难,善于向老板表露困难,要求利益时可以放得大些,比你实际想得到的多一些,给老板一些“余地”。

此外,在请赏过程中,一定要按“值”论价,等价交换。假如你拉到10万元赞助费或为单位创利100万元,你要按事先谈好的“提成”比例索取报酬,不能扩大要求,也不要让老板削减对你的奖励。

职场“亡羊”,就要技巧地“补牢”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了,大家都知道亡羊后在于怎么把“牢”补上。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构成的社会当中,交流是必要的,既然要说话,难免有口误,尤其是在办公室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说错话并不是少有的事。

当你在上司面前言行失误时,心里不要紧张和恐慌,这时关键是要施以巧言挽回失误。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坦率道歉

有一次小王在和同事聊天时,开玩笑地说上司“像个机器人”,不巧的是正好被上司听到了。于是,小王给上司写了一张条子,约他抽空谈一谈,上司同意了。

“显而易见,我用的那个词绝无其他用意,我现在倍感悔恨。”小王向上司解释道,“我之所以用‘机器人’之类的字眼,只不过想开个玩笑,我感到您对工作一丝不苟,但对我们有些疏远,因此,‘机器人’三个字只不过是描述我这种感情的一种简短方式。请您谅解!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上司为小王合情合理的解释和自我批评的行为而深受感动,他甚至当即表态,说要努力善解人意,做个通情达理的领导。

小王的坦率道歉,让他和上司的关系化干戈为玉帛。有些人在对上司说了不敬的话后,往往会一味地自我谴责甚至自我羞辱,然后低声下气地去道歉。但许多情况下,仅靠一句“对不起”不会取得上司的谅解。道歉要坦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道歉把问题讲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和上司的充分沟通,从而顺利解决自己言行失误带来的感情危机。

2.真心巧表,妙用修辞

南朝梁有个大臣叫萧琛,能言善辩。在梁武帝萧衍还没有称帝时,他就与之交好。后来萧衍当上了皇帝,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很亲密。

有一次,武帝萧衍举行大型宴会,萧琛也参加了。酒过三巡后,萧琛有些醉意,就趴在桌子上。武帝见了,就用枣子投他,正好打中萧琛的头。萧琛抬起头,竟然不假思索地拿起食品盒里的栗子向武帝投去,正好打中武帝的脸。这时,旁边的官员都看到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武帝的脸也一下子沉了下来,刚要动气,萧琛急忙说道:“陛下把赤心投给臣,臣怎敢不用战栗来回报呢?”

武帝一听,转怒为笑。

这里,“赤心”是借用枣的形态作比喻的,“战栗”则是借用了“栗”的谐音。可以想象,如果萧琛不能机智快速地反应,及时想出了应答的办法,等待他的岂不是大祸临头!

在上司面前做错了事,道歉并不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道歉过后,上司可能只是原谅了你,怨气消了不等于喜气来了,而如果能像萧琛这样,明明是做错了事,可短短一句话,不但消解了上司的怨气,而且还带来了喜气,岂不是更高明的选择?给自己的失误,加上一个美丽的修饰,错误反而成了向上司表达忠心的举动,难道不令人拍案叫绝吗?

3.先恭维,再说道歉

余先生被调派到分公司工作了半年,一回到总公司,马上就赶着去问候以前很照顾他的陈科长。余先生对过去陈科长经常不辞辛苦地跑到分公司给予指导的事,反复地致谢,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对方反应似乎很冷淡。

当余先生纳闷地走出门时,一名同事才过来告诉他:“陈科长已经升为副处长了呀!”

不知道对方已经升官,依然用以前的职称称呼,可能会使对方的心里觉得不舒服。余先生顿时恍然大悟,后悔自己没有事先确认对方的职位是否已经有所变化,所以失了言,但说错的话已经收不回来,怎么办?他想了想,马上返回到陈处长的办公室,开口说:“陈处!真是恭喜您了!您也真是的,刚才也不告诉我一下。我在分公司难免消息不灵通。不过,错漏您升官的消息,总是我的不是,真对不起,请原谅!”

像这样明白地讲出来,并把衷心的祝贺表达出来,自然也就化解了陈处长心中的不快。

犯了类似无心之过时,先用甜言蜜语恭维一番你的上司,再真诚地分析你的失误,表示你的歉意,不失为消除上司心中不快的好办法。

不仅是对上司如此,要是与同事之间因为某些言行不够谨慎,言谈欠周到、细致而发生一些误会,我们也要积极想办法去消除,做到亡羊补牢,补牢才能不亡羊,使自己与同事能尽快地轻松、舒畅起来。

1.当面说清楚

虽然误会的类型各种各样,但解决的最简捷、最方便的方法便是当面说清楚。大多数人也都喜欢这种方法。

因此,如果有误会需要亲自向对方做出说明,你千万不要找各种借口推脱。你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地当面表明心迹,千万不要轻信第三者的只言片语。

2.不要放过好时机

解释缘由,消除误会,必须选择好时机,一定要考虑对方的心境、情绪等情感因素。你最好选择升职、涨工资或婚宴等喜庆日子,因为这时对方心情愉快,神经放松,胸怀也就较为宽广。你如果能抓住这些时机进行表白,往往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双方重归于好。

3.请同事帮忙

你与同事的误会常常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双方的误解涉及许多方面。个人解决可能会受到限制,有时候不能明白透彻地说清楚,这时候,你可以请其他同事帮忙,把事情彻底地弄清楚。当然,你也不必兴师动众,叫上一帮同事大费口舌。当误会不便于直说,你们双方又都觉得心里不愉快,产生了生疏和隔阂时,你只需要让同事帮忙为你们提供一个畅谈的机会。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彼此间心理上的距离便会缩短,许多小误会和不快都会自然地消失。

遇到和上司、同事之间的不愉快,尤其是因为自身原因引起的,不要刻意回避,问题一日不解决,你的损失就越来越大。千万不要认为难以启齿或碍于情面而使解释的时间越拖越长,否则只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到最后无限制地拖延造成令人更加苦恼的后果。同时,拖的时间越长,你就越被动。

把上司的想法看在眼里,妥善进退

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员工,一定善解人意,机灵乖巧,能了解上司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是一种沟通上的优势,有了这种优势,可以洞察先机,知道上司的想法,觉察上司心中的取向,在心里有所准备;也可以对上司的反应,妥善安排自己的进退应对,把话说在适当时机。这样的沟通,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你在办公室中就会扬帆风顺,万事俱备了。

李续宾是曾国藩手下善于揣测其意图的爱将。一天,曾国藩召集众将开会,谈到当时的军事形势时说:“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从长江上游东下而占据江宁的,故江宁上游乃其气运之所在。现在湖北、江西均为我收复,仅存皖省,若皖省克复……”

此时,李续宾早已明白曾国藩的意图,趁势插口道:“您的意思,是要我们进兵安徽?”

“对!”曾国藩以赞赏的目光看了李续宾一眼:“续宾说得很对,看来你平日对此已有思考。为将者,踏营攻寨计算路程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续宾在这点上,比诸位要略胜一筹。”

李续宾一句话赢得了这么高的赞扬,实在是高明之举。由此可见,适当的察言观色,适当的说话技巧能让你更有可能在职场里出类拔萃。

以下的办公室常用句型,不但能帮你化危机为转机,更可以让你成为上司眼中的得力助手。

1.传递坏消息时

句型:“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

你刚刚才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出了问题,此时,你应该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出本句型,千万别慌慌张张,也别使用“问题”或“麻烦”等字眼,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

2.被传唤时

句型:“我马上处理。”

冷静、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回答,会令上司直觉地认为你是有效率听话的好部属。

3.闪避你不知道的事时

句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三点以前给你答复好吗?”

当领导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作答时,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可利用本句型暂渡危机,不过事后可将做足功课,按时交出你的答复。

拉拢“关键”同事,使其在领导面前替你说话

在每个组织、单位里,都有一些业绩出色、能力特别优秀的人,也有与领导关系密切的人,领导一般会通过他们来了解下属的情况。如果与单位里的那几位“关键”的同事处好关系,使他在关键时刻替你说上几句好话,或许比你努力表现自己更加有效。

小齐与郑浩同在市教育局教研股工作。郑浩到教育局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上上下下都人缘不错,也深受教研股长的器重,凡事都同他商量。小齐刚刚从学校毕业一年有余,与郑浩是校友,在课题研究上,具有互补性,两个人关系也不错。

后来,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市教育局也开始精简机构,其中教研股也在精简之列。一天,小齐约郑浩出去喝酒。席间,小齐探问精简的虚实,并请郑浩帮助一下,郑浩心领神会。

教研股长同郑浩探讨人员调配,当谈到小齐时说道:“小齐人倒不错,只是太年轻了点,我考虑将他另调别处……”随后对郑浩说:“你在咱们教研股虽然岁数不大,但是经验丰富,我的安排对你研究的课题有无影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此时,郑浩正在研究“小学生游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一课题,教育局想把它作为一项科研成果向上级申请。郑浩说道:“课题研究进展工作比较顺利,咱们股的这些人都参与了,但是相对于心理学这一部分,真正明白的并不是很多。小齐恰恰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不足,从我自己的角度考虑,最好不要这样安排,如果确有困难,能否延缓几个月?”“让我再考虑一下吧。”股长无奈地说道。最后,小齐留了下来。

这个案例说明,通过“关键”的同事与领导间接沟通,既免除了表功之嫌,又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

所以,在平时的交往中要注意与同事之间的交往,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有的同事并不愿意或根本想不到做这种顺水人情。适当地提醒是必要的,不一定非要明确说明,借着酒席宴上,半真半假应付:“老兄你可是某某的红人儿,还希望在领导面前美言几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事的好话一般在小事上能够起到作用,但在大的事情上,不可全部寄托于同事上面,同事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具体运作还要靠自己去努力。

主动承认劣势,将其转化为领导喜欢的优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人自然也不例外,行走职场,不怕没本事,就怕有本事也不会用。很多时候,我们习惯苦恼自己的局限,感叹自己技不如人,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足够的优势,而是我们不会使用自己拥有的优势。

王薇今年35岁,做了十几年的秘书,已经是一个非常精干老练的职场人士。她希望在秘书这一行继续做下去,走高级秘书的路线。可是专业化秘书这一条路线在国内并不成熟,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希望用年轻人。王薇在去一家著名企业面试之前,对自己的情况做了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她的优势在于社会阅历丰富、成熟稳重,为人处世比较圆熟。但是年龄摆在那里,成了她必须要面对的“劣势”。

于是在面试时,王薇始终注意突出自己的几个亮点:首先,她在职场摸爬滚打十几年,工作经验很丰富,社会阅历也不浅,对于职场的行为规则了然于心,这是年轻人所不具有的优势。而对于一个高级秘书来说,职场的成熟度和工作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她比年轻人更加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其次,成熟,但不代表她没有热情。对于工作的热情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退,对于工作的认真细致、尽职尽责也不会因为工作时间长而有所削减。相反,她更加知道怎么去稳妥地处理各种事情。这正是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的魅力所在。

王薇的话让面试考官频频点头,面试结束时,考官带着热情的微笑与她握手告别。王薇心中踏实下来,她知道她已经成功了。

王薇的智慧之处在于她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阅历丰富,办事成熟老练,为人圆熟等等都是她的竞争优势,但年龄偏大是她的劣势,她并不羞于承认这一点,但她能把自己更出色、更有价值的地方展现出来,把隐藏在劣势背后、领导会很欣赏的优势放大,让自己的优势远远盖住了劣势,从而让对方眼前一亮,为自己打开一扇成功的门。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是靠不断弥补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而是不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断放大自己的优势。事物是不断进步的,一个总在弥补自己失误、缺憾的人,他弥补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们进步的速度,所以,“成名需及时”,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要及时。

一个人有劣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总拿自己的劣势跟别人比,总拿自己的劣势跟人家、跟自己较劲,这是徒劳的。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正确的定位,也许在某方面自己的确没有天赋,但是在某方面却潜力无穷。我们要学会“关一扇门”,再“打开一扇门”。关上那扇通向死胡同的门,打开那扇曙光照耀的成功之门。

一名剑客前去拜访一位武林泰斗,请教他是如何练就非凡武艺的。武林泰斗拿出一把只有一尺来长的剑,说:“多亏了它,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剑客大为不解,问:“别人的剑都是三尺三寸长,而你的剑为什么只有一尺长呢?兵器谱上说:剑短一分,险增三分。拿着这么短的剑无疑是处于一种劣势,你怎么还说这剑好呢?”武林泰斗说:“就因为在兵器上我处于劣势,所以我才会时时刻刻想到,如果与别人对阵,我会是多么的危险。因此,我只有勤练剑招,以剑招之长补兵器之短,这样一来,我的剑招不断进步,劣势就转化成优势了。”这位剑客听后,按照武林泰斗的方法去练剑,后来也成了一位武林高手。

面对自己的劣势,要勇于承认,不要盲目争斗,也不要停滞不前,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努力增加自己优势的尺寸,一个在某方面或者某领域特别优秀的人,其劣势也会慢慢融合进优势里,转化成优势。

成功者就往往善于运用这种转化,特别是在职场,可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让劣势成为优势。

读懂不同类型的同事,才能制造融洽气氛

一个公司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各种性格的人在一个公司里都有可能遇上,有些还是工作当中无可避免的麻烦人物。面对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如何调动他们,以使大家相处融洽,促进工作顺利进展呢?

1.推卸责任的人

对那些习惯推卸工作职责的同事,在请他们协助工作时,目标必须明确,时间、内容等要求要讲清楚,甚至白纸黑字写下来,以此为证据。不为他们所提出的借口而动摇,请温和地坚持原来的决议,表达你知道工作有困难性,但还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完成的期望。

如果他们试图把过错推给别人,不要被他们搪塞过去,你只需坚定说明那是另一回事,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达成原定的目标。如果他们真的遇到问题,除非真有必要,你不用主动帮他们解决,防止养成他们继续对你使用这招以摆脱工作的习惯。

2.过于敏感的人

一些同事生性敏感,应尽量避免在其他人面前对他们做出可能冒犯的评语,要批评请私底下讲。即使像“有点”、“可能”、“不太”这类有所保留的语气,都会让他们心乱如麻,因此在批评时尽量客观公正,慎选你的用词,指出事实就好。尤其要让他们了解你只是针对事情本身提出意见,而不是在对他们做人身攻击。

针对他们过度的反应,你不要也跟着乱了手脚急于辩解,那可能会愈描愈黑,只要重申事情本身就好。提出意见时也同时指出他们的优点,以及表现出色的地方,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3.喜欢抱怨的人

他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们在意事情的发展。如果抱怨的内容跟你负责的业务有关,最好能有立即的响应或改善;如果他们抱怨的是无关紧要的琐事,听听就算了,也不需要动气反驳。遇到问题时,问问他们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怎么样才能避免问题再度发生,将他们的力气引导到解决问题上。

4.悲观的人

脸上总带有悲观情绪的同事害怕失败,不愿意冒险,所以会以负面的意见阻止工作、环境上的改变。你不妨问问他们认为改变后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事先准备好应对的方法。

与悲观的同事合作时,告诉他们如果失败的话是整个团队的责任,而不会光责怪他们,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他们就不会在一旁唠叨。

5.喜怒无常的人

有些同事属于黏质型的,会喜怒无常。当他们表现出喜怒无常的行为时,不要回应他们无理的行为,找个借口离开现场,等他们冷静一点再回来。面对他们的情绪失控,不要也被撩起情绪,应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响应,陈述事实即可,不需辩解。一旦他们恢复理智,要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万一他们中途又开始“抓狂”,就立即停止对话。

6.沉默的人

办公室里总有一些不善说话、只会默默工作的同事。在与他们说话时不能语带威胁,要不带情绪并放低姿态。

花时间与他们一起将每个工作步骤写成白纸黑字,了解彼此对工作的认知。尽量让他们做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好。

尽量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说话,如果他们一时无话可说就耐心等待,给他们时间思考,不用对彼此之间的沉默觉得不自在。称赞他们的成就,以符合他们需求的方式鼓励他们。

7.固执的人

对待这样的同事,仅靠你三寸不烂之舌是难以说服他的,你不妨单刀直入,把他工作和生活中某些错误的做法一一列举出来,再结合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醒他将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这样一来,他即使当面抗拒你,内心也开始动摇,怀疑起自己决定的正确性。这时,你趁机摆出自己的观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他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8.轻狂高傲型

对轻狂高傲的同事,你根本用不着与之计较,他喜欢吹嘘自己,那就由他去吧。就是他贬低了你,你也不要去与他们较量,更不要低三下四,你只需长话短说,把需要交代的事情简明交代完即可。

所以,在公司里,面对不同类型的同事,要把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积极调动,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同事争功,用不伤和气的方式捍卫自己

你是否有过以下的经验?一天,一位与你熟稔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一起合作帮助上司整理历年来的开会资料记录,虽然此举会增加工作负担,却不失为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可以博取升职与加薪。你对于这样的提议大表欢迎,甘愿每天加班完成额外的工作,甚至没有发出丝毫怨言。可是,你怎样也想不到,对方竟然把全部功劳归为己有,在上司面前邀功,结果他获得上司的提拔,使你又惊又怒。

一开始,你还不太在意,渐渐连其他同事也看不过眼,谣言开始满天飞,令你再也难以忍受这一切。

这时候如果你公开地表示不满,只会把事弄坏,给某些不怀好意的人以更多挑拨离间的机会,得不偿失。

你向上司或老板投诉以表明态度也不是妙法,这样容易变成“打小报告”,人家只会以为你“争宠”、“妒才”,甚至是“恶人先告状”,无端留下坏印象,错上加错。

对自己做出的成绩,除非你打算继续坐冷板凳,蹲在角落里顾影自怜,否则,每当做完自认为圆满的工作,要记得向上司、同事报告,别怕人看见你的光亮;当有人来抢夺属于你的功劳时,也要坚决捍卫。

一般来说,你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这些成果:

1.想法和创意提前提出

很多时候,你在不经意间提到的想法和创意很可能被你的同事拿去用了。一旦等他们用后再和上司去说,估计就迟了。所以,一定要注意,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创意,一定不要随便说出,先想好了,有了十足的把握就去和上司谈。

2.用短信澄清事实

当然,首先短信不能有任何坏的影响,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不悦。写短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的。在短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书面证据。

在短信的最后要建议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地加强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3.不着急和他人夺功

不着急和他人争功,并不是不争,而是要找准时机,怎样安排自己的语言。

在做出决定时,要考虑打这场“官司”得花费多少精力。如果你正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提升,或者证明“所有权”只能使你疲惫不堪,再或者也许还会让你的上级生气,让他们纳闷你为什么不能用这个时间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些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显然是上上之策。

赢得同事好感四法宝:自然、关怀、宽容、大方

同事是我们用一天近1/3的时间来相处的人,无疑和我们的工作、事业乃至生活的快乐幸福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对我们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那么,走在职场,如何赢得同事的好感呢?

1.顺其自然,不要虚假

工作时间是你和同事相处、争取早日融入同事圈子的最好机会,你和同事之间,本来没有什么牢不可破的障碍,只不过因为陌生,或者仅仅因为你自己内心设置的屏障,所以使你感觉到他们的排挤,实际上未必是事实。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平实的日子都是你和同事们相处的最好机会,只要你有耐心,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不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你千万不要为了尽快投入同事圈子,而刻意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比如在言语和行为上故意迎合同事,心底里挺冷淡,而表面上却装成极热情的样子……这样是没有必要的,一旦他们看出你虚伪,反而会鄙弃你的为人,倒不利于你融入集体之中了。

除了工作时间,业余时间也是你尽快融入团体做努力的好时机,休息日或假日你可以动动脑筋举办一些有趣的聚会,或者真诚邀请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去你家里玩,你亲自做上几道拿手好菜……这都是沟通思想和交流的好方法。

另外,单位集体旅游或者度假时,尽可能地活跃起来,真实地显现你的个性,真诚地表示你的热心。一定不要独来独往,另辟蹊径,那样会让同事们觉得你很难接触。

2.细心关怀、体贴同事

不要怕主动表达你的关爱,只要你是真心诚意的。比如去收发室取报纸时,顺便就把楼上几个办公室同事的信和报刊都带上了去送给他们;比如哪位同事工作忙,中午加班,你就主动帮他买午餐等。即便同事不需要你的帮忙,你的心意他也是会领受的。这样,你随时细心地体察同事的需求,时时抱着善意和助人的心态,那么同事圈子就一定会很快地认同和接受你的。

3.要宽容,要满足

你永远不必希望一个团体里的每一个人都认同和接受你,因为人的性情总是多种多样的,你只需要被大多数人接纳和认可就足够了。所以面对个别人的排拒和冷漠你要宽容,认定它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对他一样地微笑和处事,至于他对你的态度如何你完全没有必要计较。当你已经被一个圈子里的大多数人所接纳和欣赏时,你就已经是融入这个群体之中了,你要学会满足。如果你一直紧张,甚至有所抱怨,那么你就算易于融入人群,也不会长久合群,因为人们总是欢迎那些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人,而不是带来尴尬和压抑的人。

4.对同事大方一些

为人太吝啬不好,有时候适当地大方一点,你的恩惠就会让人铭记于心。

当然,对同事大方一点,并非是让你为了讨好他人,为了赢得同事的好感,而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大把花钱去买“人缘”,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略施恩惠即可。这样,既不会花太多的钱,又能赢得好人缘,你何乐而不为呢?

无论如何,要赢得别人的好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是最重要的。在一些细节上关心、体贴同事,宽容、大方地与之相处,同事一定会对你产生好感并乐于与你相处。

识破口是心非的同事,为自己减少隐患

职场上也会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讲义气、够朋友,背地里造谣生事、污辱诽谤、挑起事端,而识辨这种人需要一定的智慧。

这些人为什么会口是心非呢?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嫉贤妒能,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同事便感到极不舒服,心生嫉妒,但是又不能跟对手“当面锣,对面鼓”地叫板,只好暗暗地设计破坏对方,让对方受挫,看到对方失败就会觉得开心。“凭什么赵炜刚来3个月,就升为主管,我在这里熬了2年都没挪个窝,说什么我也不能让他这主管当舒服了”,“新来的领导,真会装模作样,连续几天邀请他一起吃饭,想拉拉关系,他都说没时间,这不明摆着不给面子吗”,“林强最近工作真卖力,看来他今年是想跟我争先进,我非得想办法让他分分心,这样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等等。口是心非的人内心都很阴暗,甜言蜜语的背后隐藏的都是见不得人的龌龊心理。如果你和这样的人成了朋友,那么结果只能是无端给自己增添了很多问题和烦恼,等真正看清“朋友”的本来面目时,恐怕自己已经伤痕累累了。

面对这种同事,你与他们谈话时要保持泰然自若,抓住主动权不放,不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对于以前百般刁难,现在却又主动谄媚的人你可以这样问:“很高兴我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以前我的哪些做法叫你不看着顺眼来着?”口是心非的同事本来就是虚情假意,当你认真问起言外之意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躲躲闪闪、含糊其辞,而且反过来责怪你曲解其意。但你需要明确地向他表明自己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软弱可欺,他们以后就不会再找你的麻烦,你也争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心境和工作环境。

有的时候,口是心非的恭维话其实可能是一种幌子,用来掩饰说话者对你的怨恨或愤怒。例如你和一个资格比你老的同事在为同一个项目设计方案,结果你的方案被采纳了,同事说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什么也掩饰不住金子的光芒。”这话听上去表面上是在表扬,实质上是在挖苦。你可用平和的语气说:“其实为了这个项目,您也费了不少心,而且您比我更了解这个项目,只不过是我的运气好,方案才被老板选中。但我毕竟还年轻,还有很多不足,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多沟通、多交流,一起把工作做好。”面对你的宽容与坦诚,相信对方也会不好意思,最终达到“将相和”的目的。

口是心非的同事,对人当面说漂亮话,骨子里却没有什么善意。当同事称赞你或恭维你时,好好想一想那些话是真是假,一经断定,轻松快乐地接受善意之词,对于含有恶意的言辞,不理会或反击羞辱之意。在交流中要注意区分赞扬与羞辱之意,对含沙射影的话不予理会,而要真心诚意对待赞扬和指正,以促进了解,共同进步。

化解同事敌意,要积极主动和好

同事与你在一个单位中工作,几乎日日见面,彼此之间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各人的性格、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尤其每个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会引出各种各样的瓜葛、冲突。这些瓜葛和冲突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蔽的,种种的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发各种矛盾。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间仍会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关系更好。

要化解同事的敌意,你不妨采用以下几个技巧:

1.主动向他示好

既然他对你的敌意十分明显,那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佯装不知了,而应当主动向对方示好,你可以在没有其他同事在场的情况下问他:“我究竟有什么不对呢?”一般情况下,他会冷冰冰地回答你:“没什么不妥。”此刻,你也许觉得自己是自找没趣,不知该如何是好,其实你完全可以巧妙应对。

既然他说没有不妥,你就乘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因为万一我有不对的地方,我乐意修补。我很珍惜咱俩的合作关系,一起去吃午饭,如何?”

这样,就可逼他面对现实和表态。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的没事,共进午餐交流感情则是很自然的事。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喝下午茶。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地聊一番。总之,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友善地对待,对方怎样也拒绝不得!

2.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同事对你的敌意是由你的不当而引起的,你就应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对方对你的进一步攻击,避免你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还可以挽回你与同事之间的合作,迅速扭转不利局面。

承认错误,最佳和最有效的策略是,向他简单地道歉:“对不起,我实在有点过分,我保证不会有下一次。”

记住,在道歉时千万不要重提旧事,要是你重提旧事,企图狡辩些什么,只会惹来另一次冲突,同时,显得你也缺乏诚意,人家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记着,你的目标是将事情软化下来,与同事化敌为友。所以,最好静待对方心情好转或平和些时,再正式提出道歉。

3.对你的同事微笑

对你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微笑,尤其是那些对你不满,怀有敌意的同事。微笑是可以感染的,如果你平常总以亲切的微笑对待同事,即使是那些与你为敌的同事也如此,那你的同事关系一定会处理得很好,至少在工作中与你为敌的同事会感到你的友善,也许以后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你了。

4.表示你的尊重

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表现出你的礼貌和尊重,向对方表示你需要其帮助,就是让这位同事知道你需要他(她)。当然,你是否真的需要,那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就是要利用这样的一种接纳,抬高对方的自尊,对方一高兴,就可以避免把谈话激化,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将来的敌对情绪。

5.关注对方的成绩

你一定要时刻关注对方的成绩,即使是与工作无关的,也能够成为你们之间建立感情桥梁的机会。要记住,对别人的行动和成就表示真正的关心,是一种表达尊重与欣赏的方式。

如果你的同事处处反对你是出于要证实他自己的能力,那么你承认对方在工作中某一方面的特长,就很有可能会平息冲突。

你做出以上努力以后,基本可以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如果遇上一些顽固不化的人,在你做出努力后,他仍然不愿意和你和解,这你也不要难过,遇上这样的人,谁也没办法。问题并不在你,你只管放心地去工作,别理会这类人就是了。

对待难相处的下属,要因势利导

作为上司,有时候并非比做下属容易。工作中有些下属往往比较难相处。作为管理者,应尽可能地与各种性格的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那么在实际中,针对不同性格的下属又应该如何应付呢?

1.悲观泄气型性格的下属

特点:这种人对任何事都悲观失望、没有信心,对新形式、新观念、新事物不抱任何希望,这种思想蔓延后会阻碍公司的发展。

方法:要改变他们的这种性格是非常不容易的,上司要给他们做出表率,用乐观进取的精神使他们在心理上消除悲观失望的情绪。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增强进取心。

2.暴躁型性格的下属

特点:这种性格的人脾气暴躁,与他们相处就会时不时地被他们发的火“烧”一下。

方法:对这种性格的人要能正确地引导,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不与他争执,不给他发火的机会和场所,并寻找适当的机会严厉指出,他的坏脾气使客户对公司留下不良印象,也会给别人带来不快,给他自己造成坏影响;强调在公司要注意个人形象,不可忘乎所以,更不能恶意伤人。

3.强硬型性格的下属

特点:这种性格的人非常直爽,做任何事都雷厉风行,不喜欢婆婆妈妈,比较适合担任责任心强、难度大的工作职位。

方法:要时刻提醒他们做事时不可粗心草率。在工作中,你可以直接吩咐他们去完成某项任务,对他们的不满情绪要心平气和地因势利导,而不能针锋相对。

4.变化无常型性格的下属

特点:这种性格的人大多才能较为突出,能为公司做一些创造,给公司带来财富。但这种人的性格变化无常,行为古怪,令人捉摸不透,他们自以为有才、有能力,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对任何人的建议和劝说都嗤之以鼻,更不接受人们希望他们改变性格的意见。

方法:这种人令上司既爱又恨,为了公司的利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自由一些,应采用特殊的方法对待特殊的人。

批评下属要“看人下菜碟”

真诚的赞美使人愉悦,真诚的批评则能够催人奋进。领导者要管理好自己的下属,就要掌握正确的批评艺术。其中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批评人要懂得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下属,采取适宜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批评的效果,又不至于伤了和气。

具体而言,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情况

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批评要求;同一行业,不同工种、不同职务级别有不同的批评艺术。对工作成熟和初学者,对担任领导工作的下属和一般工作人员的批评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随着下属工作熟练程度和行政级别的提高,要求应该越来越严格,虽然方式各有不同。

2.年龄情况

对不同年龄的人的批评是有差别的。对年长的人,一般应用商讨的语言;对同龄人,就可以自由一些,毕竟彼此共同的地方多一些;对年少的下属,就应适当增加一些开导的语句,以使其印象深刻。

3.知识、阅历情况

不同的下属,知识、阅历情况是不同的。因此,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必须根据其知识、阅历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语言艺术。有几十年工龄的下属,你一声轻叹,就会勾起他对过去的回忆,从而激发心中的共鸣;受过高等教育的下属,可能因你对某些艰深理论的谙熟而产生由衷的敬意;一句粗话出口,会使还不习惯集体劳作的社会青年感到“来者不善”;知识、阅历深的人需要讲清道理,必要时只需蜻蜓点水,他便心领神会;相反,对知识、阅历浅的人必须讲清利害关系,他们看重的是结果如何,而不理会其中的奥秘究竟怎样。

4.心理情况

领导者批评下属时必须首先在心理上占上风,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领导者在批评胆汁质类型的下属时不宜使用带有更多情感色彩的语言,但又不能因怕起“火”而不敢点,而是要摆出事实和道理,不给其以任何发作的借口。对多血质类型的下属要适当给予情感刺激,激发其前进的活力。对抑郁质的下属,批评的语言以点到为妥,并尽量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增加感情上的认同。

一般说来,对于改正错误、改进工作有浓厚兴趣的下属,领导者的指导性批评无异于一支清醒剂,会使其加倍努力工作。相反,那种缺乏兴趣的人,必须多费口舌调动或激发其改进工作的兴趣。对于那些无视批评、屡教不改的人,在严厉批评的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组织行政措施,以儆效尤。

宽容对待下属的过失,对方更愿意被你领导

宽容,应该是每一个领导应具备的美德。没有一个下属愿意为对下属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犯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甚至打击报复的领导去卖力办事。

尽可能原谅下属的过失,这是一种重要的笼络手段。对那些无关大局之事,不可同下属锱铢必较,当忍则忍,当让则让。要知道,对下属宽容大度,是制造向心效应的一种手段。

汉文帝时,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濞湃的丞相,他有一个从侍与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后,并没有将此事泄露出去。有人却以此吓唬从侍,那个从侍就畏罪逃跑了。袁盎知道消息后亲自带人将他追回来,将侍妾赐给了他,对他仍像过去那样倚重。

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王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杀掉。他派五百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对此事却毫无察觉。恰好那个从侍在围守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就买来二百石好酒,请五百个兵卒开怀畅饮。兵卒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当晚,从侍悄悄溜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您赶快逃走吧,天一亮吴王就会将你斩首。”袁盎大惊,赶快逃离吴国,脱了险。

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袁盎的宽宏大度,远见卓识,也可以洞悉他们驾驭部下的高超艺术。无独有偶,曹操巧败袁绍的故事也恰恰能说明这一点。

公元199年,曹操与实力最为强大的北方军阀袁绍相拒于官渡,袁绍拥众十万,兵精粮足,而曹操兵力只及袁绍的十分之一,又缺粮,明显处于劣势。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这一次必败无疑了。曹操的部将以及留守在后方根据地许都的好多大臣,都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一旦曹操失败便归顺袁绍。

相距半年多以后,曹操采纳了谋士许攸的奇计,袭击袁绍的粮仓,一举扭转了战局,打败了袁绍。曹操在清理从袁绍军营中收缴来的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连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烧掉,并说:“战事初起之时,袁绍兵精粮足,我自己都担心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的人!”

这么一来,那些动过二心的人便全部都放了心,对稳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曹操这一手的确十分高明,这种做法将已经开始离心的势力收拢回来。不过,没有一点气度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

可见,精明的上司,一定要懂得原谅下属的过失,让下属知道你的胸怀大度,他会情愿为你做任何事。

掌控能力比自己强的下属:一用、二管、三养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在洛阳的庆功宴上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大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

刘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是全才,在很多方面不如自己的下属。他之所以能打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是因为重用了一些某些方面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刘邦表现出了一个统帅最值得称道的品格和能力。

打天下如此,干其他事业也莫不如此。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碑上刻着一行字——“这里躺着一位善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一语道破了上司应有的管理品质。工作中下属是能人的现象随处可见,然而每个上司对待能力高强的下属的态度却千差万别,正是由于这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不仅影响着能干的下属的命运,同样也影响着自身利益。那么,作为一个上司,要善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下属。

以欣赏的心态来看待有能力的人。要平和积极地对待表现出色的下属,不要有嫉妒心理。如果有嫉妒心理,就会有许多过激的行为和语言产生,这大大影响到上司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以欣赏的心态来看待下属,这样不仅下属会有自豪感和荣耀感,而且也会积极地把能力都发挥出来,而上司自身也会受到有才干的人和有才干的人以外的人尊重、信赖和佩服,大家就会团结起来,进行开创性的工作,于是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说,下属是能人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有能人要比没有能人要好得多,因为能人可以来做好多工作,而且可以做一般人做不了的工作,解决一般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待有能力的下属要把握三点:一用、二管、三养。

第一是要用。

给能人挑战性的工作,千方百计地调动能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出色地完成工作,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挥,让他们的才华得到施展,给他们以舞台满足感,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他们,不然,离去只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是要管。

能人毛病多,恃才傲物,有时甚至爱自作主张,因此,必须要管,要有制度约束,要多与之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力争达成共识和共鸣。目的在于让他们与你相互了解,防止因相互不了解,而产生误会和用人不当,出现麻烦和损失。

第三是要养。

如果能人是鱼,组织就是水,而这个组织就是由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组成,也包括能人自己。因此除了要引导能人少说多做,做出成绩外,还要善意地有艺术性地帮他改掉毛病,同时也要教导组织成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见贤思齐,使组织形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健康氛围,这样一来再引导他们和组织成员融合在一起。

因此,如果你真心希望你的下属能够各尽其才、各尽其能,为你的事业而奋斗,就必须敢于起用他们,让他们的才华,铸就你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