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王僧虔
王僧虔是王羲之的族孙,他的祖父和伯父在东晋都当过大官,伯父王弘在刘宋时期还当过宰相,出身非常高贵。当年王僧虔的父亲和叔伯们把他们的孩子召集在一起,王弘的儿子王僧达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做游戏,而王僧虔当时才几岁,一个人在地上端正地坐着,用蜡烛油捏凤凰玩。王弘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忠厚的长者。”
王僧虔20岁的时候,为人宽厚,尤其擅长写楷书。宋文帝看到他写的书法后,不由赞叹道:“不光书法超过了王献之,器量也超过了他。”王僧虔被任命为秘书郎、太子舍人。他性格谦虚,沉默寡言,不怎么和人打交道,和袁淑、谢庄是好朋友。
他哥哥王僧绰被刘劭杀害,大家都劝王僧虔赶紧逃命。王僧虔哭着说“:我哥哥用忠义来报效国家,用慈爱来抚育我。如果我没有牵连进去倒也罢了,现在能和哥哥一起死的话,就和升天成仙一样。”刘骏登基后不久,将他调为武陵太守,他的侄子王俭在跟随他的途中生病,王僧虔为此废寝忘食地照顾他,同行的人都劝他,他说:“以前马援对待亲生儿子和侄儿没有区别,邓攸对待侄儿胜过亲儿子。我就是这样想的,和古人没区别。他是我死去的哥哥的后代,不应该忽视他。如果这孩子救不活的话,我就马上回去辞职,这辈子都不做官了。”后来他回去担任了中书郎,转任黄门郎和太子中庶子。
太子舍人帖 南齐 王僧虔
刘骏企图独自享有书法家的名誉,所以王僧虔在他面前不敢显露出自己的书法才能。他常常用磨秃了的笔写字,写出来的字当然就不好看了,所以才能活下来。
不久王僧虔调任为豫章内史,入朝担任侍中,升任御史中丞兼骁骑将军。当时的贵族向来不担任监察官,在平民区居住的王家的分支才会担任这个职位较低的职务,王僧虔却担任了这个职务,他说“:这是平民区的人才会担任的官职,我也来试着干干。”后来朝廷把他调任为吴兴太守。当初王献之擅长书法,曾经担任过吴兴太守,而今王僧虔也擅长书法,也被调任为吴兴太守,两代书法家境遇相同,被传为美谈。
后来他又改任会稽太守,中书舍人阮佃夫是会稽人,请假回家。有人劝王僧虔要通过阮佃夫和朝廷搞好关系,对他要以礼相待。王僧虔说“:我立身处世有自己的原则,哪用曲意讨好这种人。他如果不喜欢我,我走就是了。”阮佃夫把这话告诉了刘彧,并指使别人弹劾他,说:“王僧虔在任吴兴太守的时候胡作非为,他从到任到迁官,任用官吏,广收门生,一共有448人。他还擅自批准百姓110家为士族,应该派人去调查。”王僧虔因此被免官。
不久王僧虔被重新起用,升任为吏部尚书,又加散骑常侍头衔,转为左仆射。后来又升为尚书仆射、中书令、左仆射,晋为左卫将军,他坚决推让,于是改任为左光禄大夫。当时郡县里对待囚犯一向是借囚犯生病的时候用毒药把他毒死。王僧虔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上书表示反对,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萧道成也擅长书法,他当皇帝后对书法的爱好一直没有衰退。他曾和王僧虔比试书法,写完后问王僧虔谁是第一。王僧虔回答“:我的书法是第一,陛下您的也是第一。”萧道成笑着说:“你真可以说是善于为自己打算的人啊。”同时给他展示了11本古人的墨迹,并让他举出历朝历代书法家的名字。王僧虔也搜集到了许多民间收藏的古人墨迹,皇帝没有而他有的就有孙权、孙休、孙皓、桓玄、王导等人的,一共12本,全部呈交给皇帝。
王僧虔在论述书法的时候说:“宋文帝的书法自称可以和王献之相比,当时人们的评论是:‘他的天赋比羊欣高,但功底不如羊欣。’平南将军王广是王羲之的叔叔,在南渡以前书法水平最高。我的曾祖父的书法,王羲之评价说不比他自己差。能变化古代书法的,只有王羲之和我曾祖父了,不然我们还会继续以钟繇和张芝的书法为标准的。我堂祖王坦之的书法,王献之评价说‘:我弟弟的书法就和骡子一样,跑得飞快,总想超过骏马。’张芝、索靖、韦诞、钟会、卫夫人他们都在前代出名,现在没办法判断他们的优劣,只能看到他们的笔力惊人。桓玄认为自己的书法和王羲之和同属一流,人们认为他只能和孔琳之相比。羊欣的书法名重一时,受过王献之的传授,行书写得最好,楷书和他名声不相称。孔琳之的书法自然放纵,有笔力,但不如羊欣的字规范。丘道护和羊欣都受过王献之的指点,所以孔琳之在羊欣之下。范晔和萧思话都拜羊欣为师,后来范晔改变了师父的传授,失去了原来的规范,只保留了羊欣的一点笔意而已。萧思话的书法简直就是羊欣的影子,不在羊欣之下,遗憾的是笔力弱了点。”王僧虔的这些话大致概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书法家的状况,他的点评很有道理,是书法史上很重要的一篇评论文章。
王僧虔还精通音乐,他在政治、书法等方面都有所成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60岁那年去世,谥号“简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