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 医学纲目
  • 佚名
  • 4993字
  • 2015-12-26 17:01:30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各三两,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纳半夏半升以去其水。(于桂苓甘草五味汤中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是也。)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半升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之,若逆而纳之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用∶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半升,去皮尖)上煎去渣,温日三服。

若面热如醉,此胃为热所冲熏其面,加大黄三两以利之。

〔无〕真应散 治远年喘急不能眠,百药不效者。

白石英(四两,通明者,以生绢袋盛,用雄猪肚一个,以药入内缝定煮熟,取药出,再换猪肚一个如前法煎三次,煮了取药出,晒干,研)上为末,以官局款冬花散二钱,入药末二钱,再加桑白皮二寸,生姜三片,枣子一个,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通口服。猪肚亦可吃,只不得用酱醋盐椒姜等调和。(款冬花散方,用款冬花一钱,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半夏、阿胶、甘草各二钱,麻黄去节四钱,为粗末是也。)〔《本》〕治多年肺气喘急,哮嗽,夕不得卧,紫金丹。

砒(水飞,半钱) 豌豆(好者,二钱,用水略润少时,以纸挹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蜡茶清,极冷吞下。临卧,以知为度。有一亲戚妇人患十年,遍求医者皆不效。忽有一道人货此药,漫赎一服,是夜减半,数服顿愈。遂多金丐得此方,予屡用以救人,时为神异。

〔《素》〕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逆调论《千金》白前汤治喉中水鸡声不得卧,方见咳喉中作声。)感寒喘不得卧,治法见产后喘。

〔《甲》〕咳喘不得卧,不得坐,呼吸气索咽不得,胸中热,云门主之。咳逆烦满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太渊主之。

上针灸喘不得卧,天突穴甚效,予治数人皆中。

产后喘

产后喘极危,多死也。

郭氏治产后喉中气急喘促者,因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陈无择云∶宜大料芎归汤。一方用独参汤,尤妙。)若恶露不快,散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但服夺命丹,血去喘自定。(夺命丹方见胞衣不下。)〔世〕血竭散 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上喘,命在须臾,宜服。

真血竭(如无,紫矿代) 没药上等分,研细频筛再研,取尽为度,每服二钱,用童便合好酒半大盏,煎一沸,温调下。方产下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恶血自循经下行,更不冲上,免生百病。

〔云〕参苏饮 治产后血入于肺,面黑发喘欲死者。

人参(一两,为末) 苏木(二两)上以水两碗,煮取苏木一碗以下,去渣,调参末随时加减服,神效。

〔无〕若因忧怒,性理郁发而喘者,用小调经散,以桑白皮、杏仁煎汤调服。(小调经散方见水肿。)旋复花汤 治产后伤风,寒咳喘嗽,痰涎壅盛,坐卧不宁。

旋复花 赤芍药 荆芥穗 半夏曲 五味子 麻黄 茯苓 杏仁 甘草 前胡(各等分)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温服。

浦江昊辉妻,孕时足肿,七月初旬产,后二月洗浴,即气喘,但坐不得卧者五个月,恶风,得暖稍宽,两关脉动,尺寸皆虚,百药不效。用牡丹、桃仁、桂枝、茯苓、干姜、枳实、浓朴、桑白皮、紫苏、五味、栝蒌皮仁,煎汤服之即宽,二三服得卧,其痰如失,盖作污血感寒治之也。若伤咸冷冻饮料食而喘者,宜见 丸。

姜黄 三棱 荜澄茄 陈皮 良姜 人参 蓬术(等分)上为细末,用萝卜浸煮烂研细,将汁煮面糊丸,桐子大,萝卜子汤下。

短气

短气者,气短而急,似喘非喘也。(详见诊条。)〔仲〕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丹溪治白云许先生脾疼胯疼短气,用大吐大下者二十余日,凡吐胶痰二大桶,如烂鱼肠,或如地沥青条者数碗而安,详见腹痛。)〔孙〕正元散 治气不接续,气短,兼治滑泄,及小便数。王丞相服之有效。

蓬莪术(一两) 金铃子(去核一分)上件为末,入硼砂一钱,炼过研细和匀,每服二钱,盐汤或温酒调下,空心服。

〔垣〕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 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阳升,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之。如衣薄而短气,则添衣于无风处居止,气尚短,则以沸汤一碗熏其口鼻,即不短也。(法见调摄,下同。)如浓衣于不通风处居止而气短,则宜减衣,摩汗孔令合,于漫风处居止。如久居高屋,或天寒阴湿所遏,令气短者,亦如前法熏之。如居周密小室,或大热而处寒凉,气短,则就风日。凡气短皆宜食滋味汤饮,令胃气调和。

〔仲〕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方见胸痹痛门。)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方见胸痹痛门。)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肾气丸见香港脚中。)款花补肺汤,治咳嗽短气。(方见咳嗽门气虚条。)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仲景论短气皆属饮,此方苓桂术甘汤,是其一法也。《金匮》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又云∶支饮亦喘而不得卧,加短气,其脉平也。又云∶膈上有留饮,其人气短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又云∶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其治法∶危急者,小青龙汤;胀满者,浓朴大黄汤;冒眩者,此方苓桂术甘汤及泽泻汤;不得息,葶苈大枣汤;吐下不愈者,木防己汤之类是也。

〔《灵》〕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癫狂篇)〔东〕短气房劳∶天井 大椎 肺 肝 尺泽(灸)〔《甲》〕短气心痹,悲怒逆气狂易,鱼际主之。

〔成〕短气者,短气而不能相续者是已,似喘而非喘,若有气上冲,而实非气上冲也。喘者张口抬肩,摇身滚肚,谓之喘也。气上冲者,腹里气时时上冲也。所谓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者,短气也。经所言短气者众,实为难辨之证。愚师莫识之,为治有误者多矣。要识其短气之真者,气急而短促,谓之气短者是也。

〔《脉》〕寸口脉沉,胸中短气。

〔仲〕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少气

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也。

〔《素》〕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方盛衰论)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示从容篇)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全文见诊生死。)上少气治法,盖生脉散、独参汤之属是也。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全文见诊病传变。)运气 少气有二∶一曰火热。经云∶火郁之发,民病少气。又云∶少阴之复,少气骨痿。又云∶少阳之复,少气脉痿,治以诸寒是也。

二曰风湿。经云∶太阳司天之政,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民病大热少气是也。

针灸 少气有三∶一曰补肺。经云∶肺藏气,气不足则息微少气,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又云∶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是也。

二曰补肾。经云∶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是也。(漯,运合切)三曰补气海。经云∶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审守其输,调其虚实。所谓柱骨之上者,盖天容穴也。人迎者,结喉两旁之脉动处也。乃取天容、人迎二穴补之也。

鱼际络青短者,少气也。(全文见阴阳。)〔《素》〕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脉要精微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平人气象论)尺坚大,脉小甚,少气, 有加,立死。(全文见诊 谓尺内坚而脉反小,而少气 加也。)

善悲

悲属肺。经云∶在脏为肺,在志为悲。又云∶精气并于肺则悲是也。

〔仲〕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上三味,水六升,煮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本》〕乡里有一妇人,数次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禳请祷备至,终不应。予忽忆《金匮》有一证。云∶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数欠伸者,宜甘麦大枣汤。予急令治药,尽剂而愈。古人识病制方,种种绝妙如此。

运气 悲皆属寒水攻心。经云∶火不及曰伏明,伏明之纪,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又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喜悲数欠。又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喜悲时眩仆。又云∶太阳之复,甚则入心,善忘善悲,治以诸热是也。

针灸 悲有二∶其一取心。经云∶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其输也。

其二取厥阴。经云∶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 中。厥阴为阖,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虚实寒热陷下而取之也。

善悲

妊娠善悲

〔《大》〕论管先生治一妊娠四五个月,脏躁悲伤,遇昼则惨感泪下,数欠象若神灵,如有所凭,医与巫皆无益,与仲景大枣汤,一投而愈。

鼻塞

鼻塞皆属肺。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又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又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又云∶肺主臭,在脏为肺,在窍为鼻是也。

〔垣〕金匮真言论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出于鼻而为臭。《难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能知香臭矣。夫阳气宗气者,皆胃中生发之气也,其名虽异,其理则一。若因饥饱劳役,损脾胃生发之气,既弱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塞孔窍,故鼻不利而不闻香臭也。宜养胃气,实营气,阳气宗气上升,鼻管则通矣。又一说,《难经》云∶心主五臭,肺主诸气,鼻者肺窍,反闻香臭者,何也?盖以窍言之肺也,以用言之心也。因卫气失守,寒邪客于头面,鼻亦受之不能为用,是不闻香臭矣。故经曰∶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洁古曰∶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者是也。治法宜先散寒邪,后补卫气,使心肺之气得交通,则鼻利而闻香臭矣。

丽泽通气汤 治鼻不闻香臭。

羌活 独活 防风 升麻 葛根(各二钱) 麻黄(不去节,一钱,冬加之) 苍术(三钱) 川椒(一钱)白芷 黄 (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上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葱白三寸,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忌一切冷物及风寒凉处坐卧行住。

温肺汤 治鼻不闻香臭,眼多眵泪。

升麻 黄 (各二钱) 葛根 羌活 甘草(炙) 防风(各一钱) 麻黄(四钱,不去节) 丁香(一分)上粗末,分二服,每服水二大盏,葱白二握,同煎一盏,去渣,稍热,食远服。

御寒汤 治寒气风邪伤于皮毛,令人鼻塞,咳嗽上喘。

黄 (一钱) 人参 升麻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 款冬花 黄柏(各二分) 佛耳草 黄连 羌活白芷 防风(各二分) 苍术(七分)上 咀,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温卫汤 治鼻不闻香臭,目中流火,气寒血热,泪多,脐下冷,阴汗,足痿弱。

黄 苍术 升麻 知母 羌活 柴胡 归身(各一钱) 人参 甘草(炙) 白芷 防风 黄柏泽泻(各五分) 陈皮(三钱) 青皮(二钱) 木香 黄连(各三分)上作一服,水煎,去渣温服,食远,日晴明服之。

温卫补血汤 治耳鸣,鼻不闻香臭,不知谷味,气不快,四肢困倦,行步不正,发脱落,食不下,膝冷汗,带下,喉中 ,不得卧,口舌液干,太息,头不可以回顾,额项筋紧急痛,旋晕,眼黑,头痛,呵欠嚏喷。

升麻(四分) 柴胡 甘草(生) 甘草(炙) 地骨皮 桔梗(各三分) 生地 白术 吴茱萸 黄柏(各一分)苍术 陈皮 王瓜根 牡丹皮(各二分) 归身(二分半) 桃仁(三个) 葵花(七朵)上 咀,作一服,水煎去渣,稍热,食前服。

〔《外》〕治鼻塞不通。小蓟一把,水二升,煮一升,去渣分服。(本草云∶小蓟保精养血。)〔世〕噙化荜澄茄丸 治鼻不通。

荜澄茄(五分) 薄荷叶(三钱) 荆芥穗(一钱半)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噙化。

〔《本》〕治鼻不闻香臭,多年者亦治。用生葱分作三段,早用葱白,午用葱管中截,晚换葱管末梢一截,塞入鼻中,令透里方效。

〔无〕通草散 治鼻 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鼻 肉。

木通 细辛 附子(各等分)上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

〔世〕菖蒲散 治鼻内窒塞不通,不得喘息。

菖蒲 皂角(各等分)上为末,每用一钱,绵裹塞鼻中,仰卧少时。

〔《玉》〕鼻闭塞不闻香臭∶迎香(一分,沿皮向上,泻多补少,忌灸) 上星(三分。)〔《集》〕又法∶迎香、上星、合谷。三处不愈,灸人中、风府、百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