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为什么是京东(2)

线上能够如实地跟踪、反映用户数量和活跃程度以及选择偏好。在线下,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中国的零售连锁商,曾经尝试在门店门口安装记录仪,记录客流量。但是,这得到的数据很肤浅,只能记录究竟有多少人进出这个门店。而且,客流量又和业绩考核紧密相关,一些门店不惜造假。

当京东通过信息、物流与资金,编织起一张串联了全国各地的供应商、消费者、创业者的网络时,这家公司不再是单纯的零售公司,而成为依靠技术驱动、业务多元化的开放平台。

在北京我家附近的华联超市旁,长期停驻着一辆红色的依维柯货车,车厢用白色线条勾勒出一只微笑的小狗。这辆货车被改装过,车厢一面有敞开的窗口,穿着红色工服的员工忙忙碌碌,不断将一个个包裹递给从地铁口出来的年轻客户,下班时分正是提取包裹的高峰期。

红色的依维柯货车是京东设置的自提点。在中国很多城市,京东已是熟悉的品牌,你可以在它的网站上订购比线下价格更便宜的商品,并且通过它自己的物流体系,将商品送货上门。除了送货上门以外,京东还为部分客户提供自提的选择,以便客户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时候,京东已经是年交易额2602亿元,拥有近7万名员工,自建物流遍布全国1862个区县(全国共2860个区县)。我突然想起,2012年春,我拜访一位投资了多家电商公司的投资人,他说:“京东想做成亚马逊+UPS,是不可能的事。”很多时候,就是要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办成可能,你才会获得最大的价值回报。

而在2014年,亚马逊开始像京东一样,自建配送,试图将“最后一公里”掌握在自己手里。

刘强东做成了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如果这事大家都觉得能够做成,那它的价值能有多大呢?正因为大家都觉得做不成,这件事才具备更大的价值。京东是一家实干的公司,做的是世界上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儿,赚着刀锋一般薄的利润。如果桌面上有100元,那你就只赚20元,80元让其他人拿走,这样,竞争的门槛就会很高。暴利意味着竞争的低门槛,会涌入更多的创业者,做出更新、利润更低的模式,意味着等着别人干掉自己。

这两年,新商业变革进入了深水区,与传统产业的冲突越来越多,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新技术、新模式的公司更深入地参与供应链里面来,以便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视频网站的竞争局限于线上内容采购、播放流畅程度的竞争,而现在视频网站不仅参与到上游内容制作中来,甚至还伸入到下游播放硬件(互联网电视机)的制造、售卖中来。

这必然让公司越来越重。重资产模式正是这几年涌出的创业公司的特点,纯粹的轻公司,商业价值越来越低。原本是苦逼的、被人嘲笑的活儿,现在变成了必须做的、无法绕过的事情。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就像美国攻击伊拉克,先用空中力量打击伊拉克的军事力量,但最终还是需要地面部队推进。

而这也对年轻的创业者们发起更多的挑战,原本只需要懂得互联网、懂得如何写代码、懂得如何管理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现在需要学习更多,学习供应链管理,学习如何管理线下的团队。对于那些沉浸在0和1的二进制世界的极客们来说,线下团队是另一个世界,或者说工程师团队和地推团队就像中国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需要管理者跨越中间的沟壑。这正是创业者能从刘强东身上学到的,面对如此的冲突,京东是如何将有不同思维、不同话语体系的人凝聚成一个整体的?这正是这本书花费不少笔墨记述的地方。

在这本书里,我将京东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8年至2006年,是京东的草创阶段,在这一阶段,刘强东完成了用户、资本、团队的原始积累,从线下转为线上零售,并且在电商行业崭露头角。

第二阶段是2007年到2010年,以京东拿到第一次风险投资为标志,资本为刘强东打开了互联网的新世界,京东进入了快速成长的时期,第一波职业经理人开始加入这个草根出身的公司,扩张全品类以及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这两大战略就是在这一阶段确立以及坚定不移执行下去的。

第三阶段是2011年到至今,在这阶段,京东继续保持快速扩张,引进世界级的资本,支撑了京东巨大的物流投入,且拓展了刘强东的眼界:不让他再局限于中国这一块市场,而是放眼全球。京东的业务也变得多元化起来,“开放”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同时,这一阶段京东继续内功的修炼:引进更多的高管,完善公司管理组织架构的搭建;重新梳理企业文化,以将整个公司捏合成一个有共同愿景、有凝聚力的团队。在这一阶段,京东初步体现出一家正规的大公司的模样。

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是京东从游击队打伏击,进化为正规军作战,进而演变为集团军的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是团队的升级换代。我发现,这正是创业团队往往很难搞的一块儿。创业团队受限于种种条件,不大可能一开始就找到非常优秀的人才加入自己的团队,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找到最好的人才捏合成创业团队——看到机会,有互相认同的合适人才,那就干吧。

不过,如果公司发展还算顺利,业务扩张了、人员扩张了,那就会面临着管理短板的问题:在这个快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的时代,不是所有人的学习能力都能够跟上公司的发展。旧有的团队成员跟不上的时候怎么办?

我看到了有些创业公司依旧是过去的老人打江山——尽管有些老人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公司新业务发展的瓶颈;我看到了有些创业公司激进地引进职业经理人,却未安抚好老员工的情绪,新旧文化的冲突在公司内部爆发,内耗重重。管理从来不是一个温情的话题,理性从来有着冷酷的一面。团队的升级换代,历来是考验创业者心胸、管理技巧的问题。从中关村柜台起家,在互联网公司里极少有像京东团队这样低的起点了。而这家公司也经历了团队升级换代的考验,基本是平稳度过。

从中关村的小小柜台,到目前市值400多亿美元的公司,京东的发展过程总结起来,关键无非是这三点:第一,战略。京东不是刘强东一个人做起来的,但京东的战略绝对是刘强东一个人做出来的。转型电商、扩张全品类、自建物流是京东最为重要的三大战略。这些战略决策,并没有经过那么严密的计算,这当中有商业洞察的天赋,不过,更重要的是,思考的出发点是用户体验至上。京东做物流的起因来自用户抱怨当时糟糕的第三方物流。用满意的用户体验倒推需要做哪些步骤,倒逼团队想方设法在成本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一切生意的起点,来自用户需要。

第二,执行力。京东高效的执行力是我见过的公司里最强的,至少是最强的之一。这与京东从零售做起有紧密关联,零售本身讲究组织链条的严密、讲究雷厉风行的执行力。

第三,企业文化。高效的执行力来自员工对这家公司愿景的认同,来自团队的凝聚力。京东这家公司的管理难度罕见,一是扩张速度特别快,从1000人到7万人只花了6年,翻了70倍;二是线上线下并重,就像前文说的,需要跨过城乡二元对立的鸿沟。在这本书里我花费了很多笔墨写京东的企业文化,不过,有一条是京东没有写进它的企业文化里,但我认为深植在京东骨子里,并支撑了京东员工激情奋斗的,那就是,刘强东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让有能力的人能够通过业绩获得相对公平的回报,包括收入、职位与地位。

我与刘强东交流,他认为自己正在从创业者到企业家转变的过程中,京东还没有到立传的程度。我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也认为,如果不抓紧记录,那么很多鲜活的案例将随着时间湮没,最后只剩下枯燥干瘪的数字与会议记录。如果从2004年算起,在电商之路上已是第12个年头的京东,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与人分享。这就是我做本书的初衷,如果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更深入了解京东,得到一些启发的话,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