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

有心理学专家说:人心是最容易改变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首歌、一个人、一个景象,都可能令我们的内心世界涌起波澜;人心也是最难以改变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正因为人心的变化多端,不可控和难以预测,如何引导人心才显得有趣而刺激。鉴于人心可以有效疏导和善加利用,有关人心的探讨在当下的学界、商界和政界已呈现出热火朝天之势。

在学界,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与人心有关的学科不胜枚举;在政界,自古即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当权者和政治家们比谁都更希望掌控人心。

而在商界,无论是来自内在驱动力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外在品牌形象的塑造,员工的人心所向和消费者的心中好恶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从生产组织、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再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危机处理等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皆与“人心管理”摆脱不了干系。

近几年,有关“人心管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研究。

在国内,吴甘霖先生创立了心力学;曹世潮先生倡导心经济;王极盛教授提出了心商的概念;何才庆先生提出了企业总心理师的概念。在国外,心灵学的研究日益热门,灵商这一概念也被提了出来,而且日益深入人心。

这充分说明,“人心管理”越来越成为国际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而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心灵的学问。离开了心,中国文化的宫殿就失去了地基。加德纳·墨菲说:“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治人先治己,治己先治心”;“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争人者必先争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些有关“心”的名言警句。这些中国几千年的璀璨文化告诉我们:管理治心为上。

很多大师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和方法,都一定会向西方管理学说一样,被新的学术取代。但是,孔子、老子、曾子、孟子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

我国的经典名著如《论语》、《老子》、《周礼》、《墨子》、《孙子兵法》等书,已成为世界各国管理者的必修内容,诸如“诚意、正心、修身、持家、治国、凭天下”等管理理念,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相比,正放射着无尽的光芒。“管理王道”必将是管理者心灵的自我修炼,可以预言:“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者必先治心;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者必先争心”的“心本管理”将可能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管理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心之学”将薪火相传。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10年前你不懂西方管理,说明你无知;10年后的今天你只懂西方的管理学,说明你无能。在中国的土壤上,面对中国人,你怎么能不格外重视中国式的管理?”

在中国古代有一副评价诸葛亮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充分显示出人们对“攻心”、“治心”的重视。

在我国历代帝王之中,有才华的皇帝并不少,诸如商纣力大无穷,博闻多识;秦始皇是不可多得的政治军事奇才;隋炀帝也是文武兼备。但是他们不是没有稳固住江山,就是成了亡国之君。

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只懂得用拳头、用酷刑压制人民,而不懂得用心待人,经营人心。而这种有才无德,不懂得用心打动人的错误,不但使这些古代帝王失败的原因,而且也是我们现代很多管理者失败的原因。

且看一些企业员工对自己老板的评价:

“老板的能力是不错,但是太过苛刻了,无论什么事都必须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其实有时换一种方法可以做的更出色。”

“老板的眼光是很独到,但是谁难免犯错误。然而他国语刚愎自用,犯了错也听不进员工的建议,还把好心当坏心,所以大家很快就心凉了。”

“老板是才华横溢,掌握了先进的知识,但是却不懂得管理之道。不会用利益去安抚员工,只会用强权不断要求员工,最后我们对公司也失去了继续干下去的兴趣了。”

……

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之所以获得员工这样的评价,是因为他们虽然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但是不懂得运用“心”的力量。

一位企业领导在谈到管理时强调“发善念”、“用心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念之想,这一念之想非常了不得。天下最大的善念,莫过于慈悲,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慈爱之心,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而“用心力”其实就是赚取人心。比如你的企业有100人,你真正以慈悲心对他们,剩下的99个人就都会对你产生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所有事情都容易解决了。因为你所管理的任何事情,无外乎都是人做的事情,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很好办了。

《老板的心灵修炼》从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如何“管心”、“经营人心”及“修炼自我的心”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管理者要“修炼正心诚意功夫,实现自我管理,修身治人,以心治心”,从而使企业或团队真正达到的“齐心协力”局面。

本书引用了很多古代哲学思想,并结合国内外著名企业及企业家的管理案例、哲学观点来阐述,避免说教却极富说理,语言精炼又寓意深刻。

本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从“用心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之道,治心为上”。管理是“心”的本来功能,什么样的“心”就能把人生“管理”成什么样子,只有发挥“心”的管理功能,才是“管理”的真正“原点”。从“治人先治己,治己先治心”——管理者自己“心灵”的治理——到“以心治心”——治理他人的心——“一切皆治”从而“得天下”。

第二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就是管心”。企业即人,企业管理中的任何环节的任何事情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管理离不开人,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成功均是从人的工作效果中得以体现。而人(员工)是“活生生”的人,只有深入理解员工的内心,并在管理中善加应用,才能激发起员工的内在动机,否则,就会失去员工的“心”,员工也不可能“用心工作”。这对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第三章从“修己安人”的角度,提出“管理的过程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管理者必须从“修己”——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到“安人”——让员工“心随己动”,感化员工也自动修己——双方都主动修身养性,循序渐进,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

第四章从“管理要用心”的角度,提出“管理者心动,员工才会行动”。管理是“以己之心、动人之心”的“心对心”的技巧和艺术,今天企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人心的问题,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也是人心。因此,管理必须要用“心”,“运用之妙,关乎一心”,只有懂得管理过程中的“心”之妙用,才能跨越隔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那堵心之墙。

第五章从“打造高绩效团队”的角度,提出“和谐高效的团队在于心与心的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团队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紧密协作、和谐搭配、集众人之所长并达到人人高效,才能凝聚出一支和谐高效的“同心圆”团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杰出的团队造就了杰出的管理者;反过来,也可以说杰出的管理者造就了杰出的团队。

第六章从“管理者的心灵修炼”方面,提出管理者只有“不断修心,不断自我超越”,才能达到治心的目的。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勇往直前,担当责任,不倦学习,善于内省,心怀谦卑,时时感恩,充满激情并在工作中感受喜悦、享受人生。管理者修炼好自己的心,就能成为一个强大而充满智慧的人。

本书最后的第七章“中外著名老板的心灵修炼”,凝聚了多位中外优秀企业家心灵境界的修炼,使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对照。

本书引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将传统人文思想和现代管理加以整合,兼顾中国古典智慧及西方管理精粹,旨在使管理者们:

开启管理智慧——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领悟管理之道——解读成功管理永远不可缺少的心灵智慧及管理“大道”。

透析管理心经——掌握管理中“心”之妙用。

凝塑自我魅力——达到修己及内圣、安人及外王之功夫。

提升心灵境界——增广心量、加深涵养,进而提升心灵境界。

我们深信,只要您意识到“心”的力量,抓住了自我的“心”,在管理中做到了“以心为本”,经营“人心”,您就抓住了现代管理的核心及根本,掌握了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您的企业及团队必然会上下一心,共同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