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学习知识是人生的第一需要(4)
- 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 雅瑟 王辉编著
- 4715字
- 2014-02-17 17:58:28
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
写文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文人,但是能够真正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文人却少之又少。那怎么样才能写出出采的文章呢?对于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写文章切不可一味地模仿他人,要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方面,清末的理学大师曾国藩有着自己一番独到的见解,并且坚持身体力行。
曾国藩为文,主张思路宏开,意义宽广,济世载道;曾国藩最不喜欢的便是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章。
曾国藩的文章理论,偏重于雄奇一途,因此他笔下的作品,也在雄奇的一方面见长,他的比较著名的文章如《原才》和《湘乡昭忠祠记》等,气势之壮,语句不俗。
曾国藩之所以爱好雄壮瑰丽的诗文,首先是他的个性使然。曾国藩秉性刚强,不轻易屈服,年轻时便有几分傲骨。咸丰四年在湖南,咸丰六年在江西,很不受当时世道接受,这与他的心高气傲有着很大的关系。后来他屡屡受挫,“打脱牙,和血吞”,但却没有丧失自己的刚强之气。其次是政治上的需要。曾国藩既决心建功立业,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精神上决一死战,成为“末世挟危救难之英雄”,自然需要有一种雄奇阳刚之气来作为支撑。他总结道:“未有无阳刚之气,而能大有立于世者。”曾国藩正是这样努力修养自己的政治上的刚正无畏,发为文章,必然归于瑰玮雄奇一路;曾国藩正是要以瑰玮雄奇之文,以写“经国体野”那样的重大政治题材。第三是文学上的需要。曾国藩既推崇望溪先生,又赞美姚鼐古文“雄伟而劲直”,可以说他前有师承。但阳刚与阴柔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曾国藩指出风格阳刚之文,须揉以阴柔之气;风格阴架之文,须运乎阳刚之气。这是曾国藩的一个重要的美学主张。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他在日记中写道:“车中看义山诗,似有所得。”以历史上那些著名大诗人来说,唐代的李商隐,在中国诗史上便是以纤巧柔和而闻名于世。而宋代的诗人黄庭坚(字鲁直,晚号涪翁),曾国藩就很赏识和提倡他的诗风。黄诗历来以风格奇崛著称,曾国藩认为,唯有黄庭坚才可以领会到李商隐诗的渺绵朦胧的风格,可见曾国藩坚决反对阳刚与阴柔“画然不谋”的做法,曾国藩提倡阳刚之美,但也不可废除阴柔之美。至于阳刚之美的主要体现,曾国藩个人观点认为是在气势之上。他说“古文之法,全在‘气’字上用功夫。”又说:“为文全在气盛。”
那么文章怎么样才能有气势呢?他认为,一定要具体落实到章法和句法上,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布局。而“布局须有千岩万壑、重峦复嶂之观,不可一览而尽,又不可杂乱无纪”。
过于杂乱无章,气势便无从体现;只有直道而无曲径,则气势不能蓄;气不能蓄,则其发也必不盛。其中这就好比储蓄流水一般,储蓄的时间越长,那么蓄积的也就会越多,一旦打开闸门,则势必澎湃,故气势存在于峰回路转之中,发泄于一唱三吟之时,曾国藩说:“古文之道,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工夫。”他具体地谈到自己的读书体会时说:“《书经》《左传》,每一篇空处较多,实处较少,旁边较多,正面较少。精神注于眉宇目光,不可周身皆眉,到处皆目也;线索要如蛛丝马迹,丝不可过粗,迹不可太密也。”写文章,定要详略得当,该详则详,该略则略须所谓密处不能插针,疏处可以走马。详处密处,即文章的眉宇目光,也是文章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写文章,又须注意正反中傍之法,做到正反相衬,中傍互用,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中心用周边挟持,周边围中心转动。至于贯通正反、中傍、起承、开合的线索,曾国藩说得极深切:“欲气盛,全在段落清。每段分束之际,似断非断,似咽非咽,似吞非吞,似吐非吐,古人无限妙境难于领取。每段张起之际,似承非承,似提非提,似突非突,似纾非纾,古人无限妙用亦难领取。”他说的意思是,文章的开合伸缩之间的线索,要如蛛丝可见,如马迹可寻。而线索必以气贯之,线索就是气在文章中的运行:线索混则气难张,线索清则气必顺。
曾国藩还认为,文章的气势与遣词、造句之间有着密切相关。雄奇以行文的气势为上,造句次上,选字又次之。然而字不古雅则句必不古雅。句不古雅则气势也不会古雅。
同时,字没有雄奇句子自然不会有,句不雄奇则气势也不会雄奇。文章的雄奇之妙,从内看全在于行文的气势,从外看全在于选词造句的精当。用心在精处,着笔在粗处,这大概是曾国藩古文作法的中心之点。
文章写得好不好,暂且不论,假如一篇文章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只是一味地去模仿他人。不管怎样的努力怎样的勤奋,也是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的。
在写作上,除了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之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具备先天的资质。就像颜之推所讲的那样,一个人能否写出好的文章来,光有后天的努力还是不够了,还有看你是否有这方面的资质。如果确实在这方面没有潜能,就应该尽早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能一味地强求,否则的话就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笑谈。
做文章本来就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假如不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意志,不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最终也只不过是在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罢了,终将一无所获,我们应该尽力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原文: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
出自“省事第十二”
译文:近代有两个聪明人,虽然兴趣广泛,涉猎也很广,可没有一样有所成就而出名的。他们的学问经不起人家的提问,史学知识不足以和人家讨论,文章也不能入选集录而流传后世,书法不值得存留欣赏。给人占卜六次只有三次卜中,医治十人只有五人能够痊愈,音乐水平一般般,弓箭技能更是不值一提,天文、绘画、棋艺、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诸如此类的事情,也只是懂个大概而已,没有一个精通熟练的。可惜啊!凭这两位的聪明才智,如果能割舍其他爱好,精心钻研一项,应该会做得非常精妙了。
■弈秋授艺
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人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他讲课。另一个学生表面上也在认真地听课,而实际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联想到要吃天鹅肉……
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就对弈起来。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所以对弈的结局一目了然。”
所以说不论听课还是做事情必须专心致志,只有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已经确定的目标上,并且贯穿到为实现目标采取的行动上,才能保证成功。因此,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时,不能同时想着另一件事情,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事上,排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的干扰,使思维完全集中到当前的工作状态。
集中精力不仅对人生理想这样的“战略”抉择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战斗”也同样具有很大价值。我们发现,许多人十分努力地工作,甚至经常加班加点,但收效甚微。这就是因为在工作中没有集中精力,没有用心。在工作时,我们应该集中精力于当前正在处理的事情。如果注意力分散,头脑不是在考虑当前的事情,而是想着其他事情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即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地进行,做完一件事情就了结―件事情。全神贯注于正在做的事情,集中精力处理完毕后,再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事情,着手下―项工作。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就必须“用心”。如果不能专注,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情,那么就会像猴子下山中的猴子一样,一路看见一样丢一样,到最后跑去追兔子,追不到兔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猴子的结果最终是一无所获。
其实,生活中的有些人正如这只猴子。做事总是三心二意、心绪不宁、焦躁不安,干什么都不能静下心来,不能集中精力做好手头的工作,结果不是耽误了时间,就是错过了机会,到最后一事无成。
张溥抄书
张溥是明朝人,因天资较差,常常过目即忘。但张溥小时候并不垂头丧气,而想办法来克服这个缺点。有一次,他在读书过程中偶尔发现了一篇有关董遇读书故事的文章,还用檀木做的椎(槌)子击弦弹棉代替手指弹拨。这样效率高多了,弹出的棉花也均匀一致,提高了纱和布的质量。其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一句话给了他很大启发。他想:人家读一篇文章,有个七八遍就能够背诵了,而我读了一二十遍却还只能断断续续地背个大概,这差异不能不承认。可是,我再怎么笨,只要多背几遍,保证每篇文章都读一百遍,不也能行吗?从此,他就开始这么做了起来。古时候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背诵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而这些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上一百遍,别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是一个大人也会觉得厌烦的。可张溥硬是不厌其烦地坚持下来。口渴了,他就舀一瓢凉水喝;嗓子哑了,他就把声音放低一点……苦读了一段时间,他终于能连贯地背出文章来了,这使他异常高兴;可是白天背得挺熟的,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忘得差不多了,这使他十分焦虑。他决心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天上课时,先生叫张溥背诵文章。开始几段,他背得好好的,先生也挺满意的,可没背一会儿,他就背不下去了。这下他可急了:昨天还当着父亲的面背得很流利的,今天怎么就背不出来了呢?而他越急,就越想不出来,最后只好低着头等着挨先生的责打了。先生见张溥愣在那里,非常生气,便拿戒尺使劲地在张溥的手掌上抽打了几下,直打得张溥白嫩的小手掌红肿了起来。打完了,先生余怒未消,说:“你怎么这样不用功?罚你回去把这篇文章抄十遍,明天交给我!”
张溥挨了打,可他一点儿也不怨恨先生,只怪自己不争气。回到家草草吃过晚饭,他就在灯下铺好纸,研好墨,挥笔抄起书来。文章较长,他抄得又认真,等他抄完,已经是半夜了。第二天到校,他把抄的书交给了先生,没想到先生又让他接着背昨天的文章。这下可把张溥急坏了:这下完了,我只顾抄书,没有特意背呀!可看着先生那严厉的样子,他只得硬着头皮背了起来。谁知奇迹发生了:上句刚一出口,下句居然就跟着跳了出来,一会工夫就把全篇文章顺利地背了出来,而且还没有一次停顿,没有背错一个字。先生听了,不由得连连称赞道:“好,好,就应该这样背!”
放学回家的路上,张溥还在琢磨背书的事:“奇怪,昨天我并没有刻意背书呀,可今天为什么就能脱口而出呢?难道是因为我抄了十遍的缘故吗?”正好先生又留了新的背书作业,他决定按昨天的办法再试一试。回到家,他先把文章朗读一遍,然后开始抄写,边抄还边默诵着,抄完一遍,又大声朗读一遍,接着再抄写一遍。这样循环往复,当抄到第七遍的时候,他觉得不仅已经领会了文章的意思,而且还能够熟练地背诵了。他放下笔,高兴地喊了起来:“好,我终于找到背书的诀窍了!原来果真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从此以后,张溥读书必手抄,读后又随即焚去,再抄,再读,再焚,如此六七次方休。后来,他把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七录”,他把读书的屋子也取名为“七录书斋”。这样长年累月地抄写,他右手握笔的手指上都磨出了老茧。夏夜蚊虫叮咬,他读书时就在桌下放一大瓮,将两足置于瓮中,常常通夜地读。冬天冷风吹刮,皮肤冻裂了,张溥用热水温一温手,又开始抄读。
有一年冬天,他夜读灯尽,见窗外光照如天明,开门一看,原来是天降大雪,积雪盈尺,竟也没有发觉。一天,他的好友张采来看他,见他正拿着粽子,蘸着墨汁,吃得满口乌黑也没觉察。有人讥讽他近于迂,他却充耳不闻,好学如常。
原来天资较差、记性不好的张溥,靠着这种读书“七录”的扎实工夫,博识广学,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他著书立说,思路敏捷,文笔流畅,文章内容深邃,颇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