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杜审言

诗人名片

杜审言(约645—708)

字号:字必简

籍贯: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作品风格:朴素自然

个人简介:他是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元年(670)及进士第,曾任隰城尉、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因事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后又被武则天召用,任著作佐郎。中宗神龙元年(705),因攀附张易之而被流放岭南,次年,被赦。后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他曾和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全唐诗》仅存其诗一卷。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①,今春花鸟作边愁②。

独怜京国人南窜③,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①迟日:春日。《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迟迟,采繁祁祁。”悲昔游:诗人曾经游览的地方,因为放逐而再次经过这里时,心情悲伤。

②边愁:因被流放边远地区产生的悲伤心情。

③京国人:指诗人自己。诗人被贬出长安。

渡湘江

唐中宗时杜审言被流放到南方偏远的峰州。他在渡湘江南下时,正是万物复苏的春季,诗人触景生情,悲从心来,写下了这首诗。

“迟日园林悲昔游”,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春景回想起曾经在此春游的情景。当年,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游历园林,当是心旷神怡,然而今非昔比,现在重来此地,自己的处境已经是一落千丈,古今对比,使诗人本来就悲伤的心情,更添一层愁绪。

“今春花鸟作边愁”,诗人从过去的追忆转到现实。春天里鸟语花香自当是让人心情舒畅,然而,大好春光,诗人是无暇欣赏了,因为此时的诗人正在流放边地的途中。这美景使诗人更加伤心。“花鸟”和“边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鸟的热闹氛围反衬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苦心境。

“独怜京国人南窜”,这句话起承上启下作用。上两句,追忆和写景都是悲愁,悲愁的原因就是这句话。下一句诗人为江水北流而感叹,也是因为这一句引发的。这一句是诗的中心。

“不似湘江水北流”,最后一句扣题,用“水北流”反衬上一句的“人南窜”,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哀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诗人绵绵的愁绪就像是湘江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结尾意蕴悠远,耐人寻味。

这首七言绝句,成功地运用了反衬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层层的对比反衬,把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得真切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后人点评

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初唐七绝“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