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处处郁达夫在线阅读
会员

屐痕处处郁达夫

李杭春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5.2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20:14:26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为作者20年来郁达夫研究部分成果之结集。作者采取区域文化批评、比较文学批评、文本细读、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或角度,结合郁氏文本和相考证,对诗人郁达夫的行旅生涯、社会交往、自叙传写作等专题开展了饶有个人兴味的探究。其尤让人瞩目者,是作者在北京、上海、杭州、安庆等地探寻郁达夫“屐痕”的一组演讲。这些与不同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研究形成了“一幅别具生面的‘郁达夫学术地图’”。全书文字简朴,叙事详实,思维细密,评议亦别具风格并偶富创见。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杭春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城市是由各式空间与建筑片断构成的整体,文学家对城市的书写掺杂着个体的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本书以建筑书写为焦点,结合空间叙事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构形的权力关系对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进行全面考察,探绎建筑与城市景观、空间、符号、身份在文学层面的互动关联,从而勾勒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城市”地图。
    赵坤文学1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孙犁小说为研究对象,包括孙犁写于抗战时期的小说、土改时期的小说和晚年的“芸斋小说”。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和深度解剖,寻找孙犁不同时期小说主题和叙事方式之间的关系;在异质空间视域下发现孙犁不同时期小说的叙事模型与时代主题深度契合的隐秘机制;历史地考察孙犁小说发现:其叙事嬗变和晚年的风格骤变,都统一在其文学理想之下,也就是说,孙犁的文学之“志”将其不同时期的小说凝聚在一起,其“变”不但合情合理,
    李华秀文学22.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学术期刊中的莎评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文类、时期和期刊的多语境下和多种物质文化资料的互文中展开对当代中国莎评现状的解读,同时关注学术期刊作为“文化权力体”对文学评论的引导和建构作用,通过分析“十七年”时期、新时期初期(1978-1981)、20世纪八九十年代、21世纪外国文学、戏剧和电影期刊莎评话语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这些“变”与“不变”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出版因素,讨论中国当代莎士比亚研
    徐嘉文学33.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诗歌形式中的内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共四篇。第一篇介绍诗歌内形式的基本概念及内形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篇介绍诗歌内形式中的大内形式,为其后小内形式的探时先期铺垫。第三、四篇深入现代诗歌的文本内部,观察其内在构造的特点和规律。本书首提“小内形式”的诗学概念(与“大内形式”相对),并首提诗歌的“意节”概念(与传统诗学的“音节”及山分节形成的“形式节”相对)。本书认为:诗歌的小内形式主要由诗歌
    薛世昌文学23.3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揭示元代文学的若干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元代杂剧、散曲、诗文、南戏、话本诸种文体的作家作品进来了全面梳理,对重要文体的起源、体制、内容、分期和流派的区分、流传版本及作品存佚,以及盛衰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不仅具有宏观的文学史视野,对于各体文学的发生发展给予明晰概述,还对其中的重要作家流派的生平、艺术特色都有细致的评述。全书立足文献,阐释精到,严谨翔实,论述切中肯綮,有利于读者全
    邓绍基主编文学41.1万字
  • 会员
    《楚辞》是承载丰富的中国远古人类文化资源的经典诗歌文本。本书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跨学科视角,以《楚辞》的文化英译为取向,分析其英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势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楚辞》各经典译本的整体翻译面貌,思考译者主体性对《楚辞》英译的影响;探索《楚辞》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的表层物质系统、中层技术系统和深层社会意识系统的文化价值在翻译中的整体开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质、翻译
    张娴文学16.8万字
  • 会员
    本书稿是湖南女子学院《中外女性文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书稿关注英语世界的张爱玲研究。英语世界的张爱玲研究是自20世纪末以来成为张爱玲研究的前沿课题,是一个崭新而且相当有意义的课题。虽然关于张爱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尚没有中国学者对英语世界张爱玲研究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作者从此点出发,广泛搜集英文原始资料,自己翻译成中文,在文献材料上具备一定的原创性与稀缺性,通过对英语世界一些学者尚未被广泛介
    柳星文学18万字
  • 会员
    400年金学史崎岖坎坷,各个时代的评论既有联系又各有其特点。本书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分别对明人、清人、近代、现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21世纪的金学给予梳理,对其中的热点问题重点进行介绍与评论。《金瓶梅》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小说上的一座光辉里程碑。本书探讨了《金瓶梅》借径《水浒传》的文化渊源,《金瓶梅》对散曲、戏曲移植的成败得失;论证了《金瓶梅》对中国小说的美学贡献,及
    张进德文学26.8万字
  • 会员
    主要从唐代园林的历史发展入手,考察唐代文人自然观的嬗变及其园林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进而从园林游宴、园林营造与园林题咏等与文人相关的园林活动中展开园林与文学之关系的具体研究,呈现唐代园林文学创作景观,最后将其置于整个唐代文学的宏观视野中,考察园林书写对文学观念及创作理论的影响,深层发掘园林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沟通园林与文学,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微观论证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努力拓展唐代文学研究
    王书艳文学1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