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平衡:基于工作环境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在线阅读
会员

工作生活平衡:基于工作环境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帆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11.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8 19:41:07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劳动者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关系呼声不断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工作生活平衡应当成为评价就业质量和劳动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指标,因为它既能够反映劳动者工作场所增长性权益的发展情况,又能够通过测量工作对生活的影响更加全面地反映就业质量。本书探讨了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生活对劳动者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并讨论了劳动者工作生活平衡的发展趋势和有助于实现平衡的社会政策。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为了庆祝吉林大学建校七十周年,而由吉林大学组织编写的,用以展现吉林大学不同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中所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以及纪念他们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吉林大学编著社科28.4万字
  • 会员
    本书寻绎了19世纪末来自日本的汉语借词“科学”由外而内地生成中国“科学”概念的全过程,爬梳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社会变革之间发生的复杂深刻的纠葛,由此揭示一路走来“科学”泛化为信仰的缘由。研究表明,在晚清民初的语境中,“科学”一词因国人的理想不同,各循进路,“科学”语义在格义曲解中泛化生歧,呈现中国特色,且权威性日益增强,整体性地嵌入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延续至今。
    张帆社科30.7万字
  • 会员
    宋明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日趋成熟,粤商崛起,与此同时,士大夫队伍也日益成长壮大,并为了改变中原士人之前所描述的岭南“烟瘴荒蛮”形象,不遗余力地推介王朝正统文化。本书通过明清广东仕宦建构三位女性形象的研究,一方面管窥宋代以来女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试图揭示仕宦将唐宋岭南女性“另类”形象逐步归整到王朝正统化背后的动机。三位女性形象的建构,反映了边疆地区在士大夫
    乔玉红 刘正刚社科2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四个国家的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历程、利益冲突、制度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各个技能形成制度的优势及优势形成与维持所需的制度保障;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发现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劣势及所需完善的制度保障;最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构建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政策建议。
    李玉珠社科17.2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在社会工作机构中从事社区矫正项目管理和多年从事社区矫正项目评估的经验,构筑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理论体系。本书介绍了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一般原理,探讨了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社区矫正对象需要评估、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等评估形式。
    程潮主编社科17.1万字
  • 会员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较于广袤的乡村,城市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成为各色人寻梦的天堂。“城市化”成为人类活动空间变迁的主旋律。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的浪潮愈加凶猛,见证了复兴,也带来了诸多困境和难题。本书希望通过梳理西方城市管理的相关思想和观念,探索通向美好城市的各种路径和可能性。
    罗文恩等社科18.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国际安全研究的角度,截取迄今为止的“科技革命时代”中值得关注的史实、案例和问题,勾勒“科技革命时代”国际关系发展变化跌宕起伏的历程,探讨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大国发展(或崛起)过程中抓住用好科技革命机遇的历史经验和抓住却没有“用好”甚至完全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历史教训,并以“科技革命时代”所发生和遭遇的“故事”特别多的日本为例。
    冯昭奎社科38.8万字
  • 会员
    本书着重从独特的研究旨趣、建构主义的本体论、怀疑主义的认识论、多元主义的方法论、自由随意的表述风格五个方面,阐述最被忽略的现代社会学奠基人齐美尔的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社会理论及研究的特征,指出可以将齐美尔视为社会研究四大范式之一的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早期代表或初始探索者。
    张小山社科25.8万字
  • 会员
    本书分析和梳理了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冲突、相容、转化的“实然”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出发,提出了农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效整合的原则、动力机制和具体路径。成果形成了相对厚实的个案,可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不同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各社会建设主体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
    高满良社科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