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在线阅读
会员

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

周瑄璞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13.7万字

更新时间:2022-05-10 11:51:28 最新章节:第14章 逝者如斯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人口两千多人的村庄——河南省临颍县大周村的由来、传说与故事。本书稿为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小说家周瑄璞,用纪实手法表现一个中原乡村——大周村的过去与现在,以赤子之心,捧出一部深情细腻的还乡书。我们对于村庄固有的概念与印象被刷新与改写。小小大周村,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迎来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新生。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瑄璞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十年之战》是对美国“奥巴马医改”之争最权威的叙述和讨论。奥巴马医改,又称《平价医疗法案》,是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涉及面最广也最重要的立法,它牵动了普通人的心,也触动了许多行业、团体、个体的利益,成为这个时代美国人的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斗争。?作者通过对医疗问题专家、多级政府和两党的高层乃至奥巴马总统等相关人士数百小时的采访,加上相关的日志、电子邮件、备忘录等,带领读者走进国会山、市政会议、白宫西翼乃至
    (美)乔纳森·科恩文学28.9万字
  • 会员
    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揭露现代债务人监狱悲剧:偷窃8美元睫毛膏后,她被收押长达一年,并因此欠政府五位数的“坐牢费”。?《圣路易斯邮报》的专栏作家托尼·梅森格多年来一直在镇级和市级法院记录美国穷人是如何被判定轻罪,然后背上高昂罚金和费用的故事。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往往会被送进监狱,再被要求支付住宿费用,如此循环,很快就会形成一座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还清的债务高台。这些阴险的惩罚措施被用来填补地方及州预算的不足
    (美)托尼·梅森格文学16.3万字
  • 会员
    12个厌学孩子的真实案例,20万字采访实录呈现隐秘的少年心声!作者陈瑜深耕青少年心理十余年:曾就青少年心理问题被央视少儿等多家权威媒体采访。他发现厌学情绪正在学生群体中急速蔓延,不断升级,逐步转化为行动,即拒绝上学。陈瑜老师敲开孩子的心门,倾听孩子家长和厌学搏斗的成长故事。“我又受到校园霸凌了,甚至连学校都不敢去……”“我让父母去看精神科,最后却是我被抓进了‘改造机构’……”“从刷手机至凌晨3点,
    陈瑜文学11.3万字
  • 会员
    怀着巨大的热忱,有着30多年小学从教经验的深圳教师陶粲明,把她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诉诸笔端,留下一份真诚又活泼的校园生活记录。这份记录告诉我们,一位真正“看见孩子”的教师,才有可能掌握在爱中教育的奥秘并深切体味这份工作的乐趣,才有可能探索实施关于人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意义、自我价值、自尊、爱与宽容、同情、信仰。作者行笔于深圳本土校园、广西支教校园、对口帮扶的新疆校园、学习访问的美国校园等,视野开阔,
    陶粲明文学8.7万字
  • 会员
    2011年7月22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奥斯陆市中心的挪威首相办公室外引爆了一枚炸弹,造成8人死亡,然后前往于特岛,闯入挪威工党青年营活动的举办地,又杀害了69人。?在《我们中的一个》中,记者奥斯娜·塞厄斯塔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这可怕的一天及其余波。来自奥斯陆富裕社区的布雷维克怎么会变成欧洲最令人发指的恐怖分子?他是如何凭一己之力完成一场令人震惊的屠杀的?一个以和平与繁荣著称的国家是如何应对的
    (挪)奥斯娜·塞厄斯塔文学31.7万字
  • 会员
    传统香烟一直恶名在外。于是,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生设计了一款新型电子烟,取名为朱尔(Juul),希望以此挑战当时的烟草巨头,并通过帮助老烟民改用技术含量更高、致癌性较低的产品来造福世界。?在硅谷风险投资的推动下,两名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除了研发电子烟的装置部件,并分拆外包到中国等国家生产,还请来顶级化学家调制出了琳琅满目的烟油口味。这是朱尔吸引年轻人的诀窍之一,另一个则是雇大量的网红和年轻
    (美)劳伦·埃特文学30.4万字
  • 会员
    一部深刻揭露和缅怀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反思,再现了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与苦难中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以时间为线索,详细描绘了南京城在日军铁蹄下的惨状。从城垣的攻破到街巷的肆虐,从无辜平民的屠杀到妇女儿童的凌辱,一幕幕血淋淋的历史画面在书中得以真实再现。同时,作者还通过采访幸存者、查阅历史档案等方式,收集
    高广深文学9.2万字
  • 会员
    三位不同时代的华人“主厨”,英国中餐的演进之路,海外华人百年移民史。1950年代的上海移民周英华,1970年代的香港移民海伦,2000年代的西安移民魏桂荣。在英国,这三代华人最终都选择了中餐馆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也在潜移默化中革新了西方社会对于中餐和美食的认知。《唐人街之味》通过对三代“主厨”的采访,结合英国唐人街和中餐发展的史料,勾勒出海外华人近百年的移民史。在跌宕起伏的异乡故事和美食冒险中,展现
    杨猛文学16万字
  • 会员
    混乱无序的战后日本,同时也充溢着自由豁达的风气,在那个时代,新闻记者可以成为明星,也可以成为英雄。全国性大报《读卖新闻》的社会部记者立松和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独家新闻不断,在乱世大放异彩。但这样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日本财界迫切需要由保守势力来实现政治稳定。1955年,顺应这一趋势,民主、自由两党走向联合,单一保守的政党自由民主党诞生了。这就是五五年体制的开始,保守的永久政权得
    (日)本田靖春文学1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