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观察:区域发展调研报告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74/37566474/b_37566474.jpg)
会员
基层观察:区域发展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1-04-23 12:47:4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县域经济和新旧动能转换、园区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基层文化事业创新四个方面。书中的调研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分析县域和基层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对调研对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进行了一定的概括,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基层观察》编写组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利用面向青海农牧民进行的调查问卷数据,基于“公平感知测度一公平感知对生计转型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意愿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一评价公平感知对增收效果的影响”这一逻辑链条,系统考察了青海农牧民公平感知的现实状况与特征,在构建农牧民公平感知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平感知特征的差异性,并实证检验农牧民公平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意愿、行为与效果的影响。本书对实现农牧民公平感知与保证经济9.6万字
- 会员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城市聚集经济特性和服务的基本属性是把服务业与城市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内在机制。成都服务业较为发达,2021年全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4%,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拟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章主要梳理服务业和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第二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时间演变;第三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第四篇章分析成都服经济17.8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18—2022)、“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攀西彝族地区乡村振兴人发展的困境为依据,通过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摸清攀西人口流出的状况、乡村振兴的形势以及人才需求和人才发展的现状,梳理攀西彝族地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研究并提出攀西民族经济13.6万字
- 会员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青海省民族地区16万户,53.9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整体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但青海省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民生短板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脱贫层次低,“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薄弱,返贫风险大。因此,如何持续厚植“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是未来一段时期青海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守住返贫底线,实现高质量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经济15.3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于农村生活型庭院菜地与城郊经济型大棚蔬菜两大类型的蔬菜种植开展研究,以第一手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生活型庭院菜地,研究了农村庭院菜地种植现状、问题与障碍,分析了庭院菜地作用、功能、投入与产出,厘清了庭院菜地种植面积与种植多样性驱动因素以及提升对策。针对经济型大棚蔬菜,研究了城郊大棚蔬菜种植特征、面临问题与障碍,基于能值视域下分析了大棚蔬菜种植效益及其驱动因素,评价与优化了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经济8.7万字
- 会员近年来,深圳市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印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筑起疫病防控坚固防线、构建重大疾病防治模式等方面先行示范,积极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本”。基于健康产业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本报告从全球健康产业发展概况、我国健康产业概况、深圳健康产业经济15.4万字
- 会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建设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川渝两省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更好服务社会各界了解双城经济圈、研究双城经济圈,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精选了48篇决策咨询文章结集成册,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九大任务领域分别归类、单独成章。本报告立足川渝发展实经济25.8万字
- 会员本书从公平感知视角,将政策、产业、生计作为增收的重要渠道,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层次对农牧民增收进行研究,从而深入探究公平视角下青海省农牧民增收的内在机理,逐层分析影响青海农牧民增收的各类因素,探究惠农惠牧政策、地区产业融合、农牧民个体生计对青海省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探寻农牧民增收的具体路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青海农牧民可持续生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10.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