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正蒙释 正蒙辑释
更新时间:2021-04-02 14:57:28 最新章节:乾稱篇第十七
书籍简介
《正蒙释》是明代高攀龙《正蒙集注》和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合刻本,在《正蒙》注解本中别具特色,且二书相辅相成,可互相补充、发明,较好地继承与发展了张载哲学思想的精髓。《正蒙释》并非二书的简单相加,徐必达编订《正蒙释》时,把《正蒙发明》中与《正蒙集注》相同的注解删去,独有的注解保留,把《正蒙发明》和《正蒙集注》中不同的但相比较不准确的注解删除,能够互补的保留。经徐必达编订后,《正蒙释》中的《正蒙集注》基本保持原貌,《正蒙发明》则更加严整精练,且与《正蒙集注》的思想得以高度一致。从思想内容上看,以程朱哲学思想解《正蒙》、确立气的行上本体意涵进而批评佛老、注重修养工夫是《正蒙释》的重要特点。此书以国图藏明万历本为底本,以清初平江蔡方炳本为对校本,以清《性理四书注释》本为参校本。书后“附录”,包括高攀龙碑传资料九篇、徐必达传记五篇以及《正蒙释》提要一篇。《正蒙辑释》是清代华希闵所撰,是研究张载《正蒙》及华希闵本人思想的重要著作,在清代已有一定的影响。《正蒙辑释》是在高攀龙《正蒙集注》、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基础上,以朱子学为主要立场注释《正蒙》的著作。在清初尊朱熹黜王阳明的学术氛围中,华希闵的注释虽体现出强烈的程朱理学色彩,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王阳明及其学说,这在当时是相当理智且可贵的。《正蒙辑释》以“闵按”的形式,阐释了《正蒙》每篇全旨及篇文段意,其中所论及的太虚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等,都体现了华希闵的独到理解。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性理四书注释》中的《正蒙辑释》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植《正蒙初义》为参校本。
上架时间:2020-11-16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明)高攀龙 徐必达撰 邱忠堂点校 (清)华希闵撰 张瑞元点校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梳理了前辈学者对于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三种处理路径:西化派、复古派和调和派,分析了其各自的独到和偏颇之处,尝试回到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张力源点,接续前辈学人的自觉探索和批判,重新审视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道路。全书对于现代化背后的“知识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知识创新”为中心,基于“知识体系”自觉来回应“知识主义社会”到来的理论方案,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相关方案反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资源。哲学21.5万字
- 会员湛甘泉是与王阳明齐名的明中叶硕儒,但长期以来,对湛甘泉思想的研究远不及王阳明深入,与湛甘泉在明代的学术地位很不相称。本书以“生”为中心,全面探讨湛甘泉思想,以期呈现湛甘泉思想的独特面貌,给予湛甘泉应有的学术地位。哲学34.1万字
- 会员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著名的逻辑学家和辩士,其著作《公孙龙子》是先秦名辩学派至今尚存的唯一完整文献。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立足于《公孙龙子》六篇文本,进行详细校注、今译、英译和注疏,重新整理和编排顺序,并运用文史互证等方法,探求公孙龙思想发展的轨迹,以重建公孙龙的思想体系。下编将公孙龙的思想分为逻辑学、语言学和一般哲学,分别结合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欧陆语言分析哲学和西方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和对哲学31.1万字
- 会员以“天道”、“人性”为民主与科学的“超越根源”,强调天道、人性与政治的良性互动。良性的政治哲学与公共治理之道,应从天道、人性中汲取资源以建构、丰富和发展自己,并由之培养健全完善的立体人格,使人因此过上幸福的、人性繁盛的生活,而此种生活又反过来促进政治的理性、清明。本书探讨了牟宗三的政治哲学及其后的超越根据和人性基础,及道德的形上学和立体的主体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牟宗三政治哲学思想在公共治理方哲学24.9万字
- 会员本书以儒家经学为重要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儒家思想研究、儒学典籍版本、校勘研究,以及书评、前沿问题探讨等,围绕《儒藏》点校整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以及不足进行研讨,为今后古籍整理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借鉴。哲学33.2万字
- 会员本书将在辑佚汉代《洪范》五行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汉代《洪范》五行学的发展脉络,探讨汉儒如何通过一系列阐释手段,实现数术这一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哲学29.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老子诵读本》专门为4到12岁的儿童编写,是一部可诵、可赏、易解的经典之作。《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鲁迅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中国哲学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