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0
更新时间:2020-08-26 18:35:46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系列指南是中国专家在学习国际肿瘤指南的基础上,重点结合中国的研究数据,中国肿瘤治疗的现状和特色,做出的中国自己的指南。依据中国医疗现状的需要,将肿瘤治疗方案分为不同级别,以表格的形式展现治疗方案,非常实用,受到读者的期待。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0-0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作为《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的配套手册受到了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检验人员的好评,由于其携带方便,成为了很多医务工作者的必备品。本次修订将结合拟修订的《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第3版)》内容的更新,增加疾病相关检验路径和新生物指标应用与评价等部分,以简明、易懂的临床分析流程图方式对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内容进行归纳,帮助临床医学生在学习或实习中,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对不同医学9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阐述了工伤康复的思想演进历程、基本内涵、服务内容等;分析了我国工伤康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继而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工伤康复理念及技术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既具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的工伤康复体系;分别从工伤康复管理方式、工伤康复服务内容、工伤职业病健康管理模式,以及工伤康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各地工伤康复实践并总结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工伤康复体系实践创新的对策建议。医学11.3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总论、康复评定、康复技术、康复中共性问题的处理以及常见疾病的康复五个部分。书中针对常见的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疾病,提供了详细的康复处方,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并附有典型病例及点评。书中特别强调综合临床康复的理念,将中医的整体观、生物力学整体观和神经发育学贯穿于康复过程,指导中西医康复技术的应用。此外,书中还配有图文并茂的说明和实际操作视频演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医学34.9万字
- 会员本书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概论,包括临床检验特点、沟通过程心理分析和沟通技巧。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临床基础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急诊检验的沟通和临床检验的院内、外的沟通,案例分析每章编写4~6个。除了涵盖临床检验的几个专业板块外,还增加了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学分析以及临床检验的院内和院外沟通等内容。目前临床和检验专业人员在校期间所学的各门检验课程都是偏重于检测原理、临床意医学23.3万字
- 会员本书系国内外第一本详细阐述影像医疗设备临床试验的专著。包括:影像医疗器械设计原则、医疗器械机械安全与性能基本原则以及检测标准、验证方案设计、临床试验中的伦理问题、影像医疗器械验证实施方法与过程管理、统计学分析、临床试验报告书写、临床试验现场审查、国家FDA影像医疗器械临床验证审评要求及影像医疗器械临床验证信息化系统等内容。对验证医院专科医生、研究生,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申办者和监督员,审查员等均有一医学22.4万字
- 会员当调控珠蛋白链的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插入时,就会产生异常珠蛋白链,由异常珠蛋白链所合成的血红蛋白就被称为异常血红蛋白。这些异常血红蛋白在结构、功能、寿命上与正常的血红蛋白存在一定的差异,异常血红蛋白也可以合并地中海贫血,引起了明显的临床症状。目前国内已广泛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筛查血红蛋白病,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认异常血红蛋白。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如下两大方面:一、概述:介绍血红蛋白的定义,分子和蛋白医学6万字
- 会员霍光研,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主编、参编多部图书。王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神经外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北京护理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书分护理案例解析、临床护理技能及临床用药三部分。结合中西医护理特点,“护理案例解析”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从护理思维过程、护理方案实施、安全提示以及护理经验等方面详细阐述,医学16.7万字
- 会员本书重点介绍了莱斯特评估包(LeicesterAssessmentPackags,LAP),是主编于1994年创立的一种评估接诊能力的方法,被世界多个国家推广应用于全科医生的培训、效果评价以及全科医学专业资格认证考核标准。本书主要特色是编写了11个场景案例,代表了全科医生们所能看到的许多常见问题,反映了全科医生每天主要处理的病人和疾病类型,这些案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展示,医学11.8万字
- 会员本次修订,将继续保持图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延续前版的大体结构,数理逻辑,修正错误。在MRI成像基本理论、MRI设备构造、性能参数及其成像原理、MRI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目前的新进展,在人体各部位的数字每日检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人体相关部位的造影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特殊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中着重介绍目前临床应用中心的专家共识和观点,本书还将介绍人工智能在MRI成像中的应用,便于读者在医学3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