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论商法的公法化
更新时间:2019-12-27 20:26:0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首先对“城市”、“商”和“商法”等概念做了辨析和论证。作为近代商法的源流,“商人法”发轫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自治城市,它实际上是万民法的嫡传,万民法就是商法。而在当代“无业不商”、“人皆可商”的泛商化社会背景下,立论于“商主体”和“商行为”的传统大陆法系商法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同归于民,导致“民商合一”。在另一个路径上,为着战时统制经济而生的经济法,以全新的理念和形象,冲破传统公私截然分野的藩篱,以强有力的“国家之手”,介入自由经济的所谓“市民社会”,全面干预、参与和管理社会经济,“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紧紧相握,共同演绎新经济的辉煌,从而导致传统商法在相当程度上的“公法化”。民商既已合一,商回归于民,然而以私法自治为本色的民法容不得商法中被渗透了公权力的一面。否则,民法就不成其为私法了。商回归于民而溢出于民的部分,就归入了“公私兼容”、“亦公亦私”的经济法。公法化了的商法就是经济法。经济法的私的一面就是传统商法所涉及的经济事务层面,即大陆法系移植于英美法而相别于英美法的“BusinessLaw”。经济法的公的一面则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的公的更宏观的一面。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国内首部对语言资源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本书第一章对语言与知识、语言与权利、语言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语言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接口进行了讨论。第二章集中讨论语言版权保护的一般原理,同时对语料库、语言博物馆、字体与字库、语言测试、语言康复业中的版权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第三章讨论语言技术专利实质条件及语言技术专利审查的特别规定,同时对专利侵权中的语言结构、语义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法律27.9万字
- 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背景、过程和地位,对我国法治建设、民法立法、民事司法和民法理论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其调整的法律关系范围和涉及的社会生活范围。将类法典化的民法编纂成为法典化的民法,并不只是简单的编纂,而是一次对民法典内容的全面整理和再创造。本书从条文含义、适用要点、法理基础、制定背景和目的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条文要义。进行逐条阐释,也是对民法典条文学习体会的分享。作者为杨法律41.2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针对婚姻家庭和继承领域内的疑难复杂问题,以问题导向从一线执业律师经办的案件中挑选结婚、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继承等方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律师实践办案的经验角度将其改编为问答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读者了解婚姻家庭和继承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学会依法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从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31.3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的论文作者均为梁慧星老师的学生,包括韩世远、刘保玉、刘承韪、谢鸿飞、叶名怡、易继明、于飞、朱广新等五十位学者和法律人。本书编委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牵头,研究室系法学研究所内主要从事民法学研究的专业机构,自创建时起即为中国民法学研究的学术重镇,本室民法学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先后有王家福、谢怀栻、陈汉章、梁慧星、孙宪忠等国内民法学界的一流学者,在民事立法律6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