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空间变迁在线阅读
会员

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空间变迁

巫仁恕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5.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23 14:28:32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台湾学者巫仁恕先生对明中叶以后到清中叶江南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与社会生活的最新研究。以消费为切入点,以江南城市为案例,探讨明清城市内休闲消费活动如何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而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权力纠结。休闲消费如何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店铺为满足消费需求如何改造其空间配置?休闲的空间如何扩大与分化?私人性质的休闲空间为何走向公共化?男性与女性在消费空间上有何差异?……诸多问题,作者在书中都一一解答,并总结指出,消费是城市性格的重要特征,同时以休闲消费的吸引力来解释明清乡绅逐渐城居化的原因,阐明十八世纪江南官绅对休闲消费的观念有去道德化与去政治化的可能性。透过本书也可以管窥明清时代江南市民的休闲生活,领略江南都市的繁华盛景。
上架时间:2017-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巫仁恕
主页
  • 会员
    《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众集体行动,即所谓“民变”为研究对象。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诸学科的理论进行阐释,应用量化分析、集体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清城市民变的历史背景、领导人与参与者、行动模式及城市民变的各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各个方面,对城市民变这一“老课题”得出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认识。
    巫仁恕中国政治28.5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本书是精神分析小说大师丹尼尔·凯斯的回忆录,围绕其经典作品《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起源、构思、写作与出版的曲折历程,回顾了他从坎坷童年到作品成功的人生故事,也谈到了他的小说创作技巧和对于写作动机的伦理思考。特别收录获雨果奖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后扩展为畅销全球的长篇版本。
    (美)丹尼尔·凯斯文学10.2万字
  • 会员
    福建建阳刊刻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从地域文化角度,讨论建阳刊刻小说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题材、版本特点。全书分三个模块,导论部分从整体来探讨福建地理历史文化与建阳刻书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到第三章,分析宋元明建阳刊刻小说情况,第四章到第六章从讲史、神魔、公案等题材角度探讨建阳小说刊刻的文化背景。本书采用文献研究与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大量刻书文献为基础,在地域文化视野中分析建阳刊
    涂秀虹文学39.5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了世界文学史中较具有代表性的16位文学大师,把他们的文学思想、文学作品、人生经历以一种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这16位文学大师将会带领读者畅游于浩瀚的文学星海,一点一点揭开文学的神秘面纱,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多样魅力。《文学原来很有趣》的重点不是教读者去了解文学的体裁和文学的类别,而是逐步引导读者与文学进行对话,感受文学作品之中的情感内涵,其目的不是让读者学会赏析文学,而是让读者
    郑伟文学1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个体学术研究的经历回顾与思想感悟。全书以时为序分为四章,以学术为轴心、成果作支柱,讲述作者走过的学术“道路”与研究的体悟。第一章从转益多师与任教授业的角度,追忆孔子故乡的学术启蒙、山东大学的拓宽视野与复旦大学的研究提升;第二章讲述国家项目管理时期的学政一体与学以致用,侧重学术研究领域的开阔,回顾对学术本质、意义与规律的探讨;第三章叙述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后,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相互促进的实践探索和
    杨庆存文学32.8万字
  • 会员
    城市书写是在20世纪后期空间转向背景下产生的,城市书写关注城市空间在小说叙事和主题阐释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作者在小说中对城市的多维社会的文化解读,其中融入了作者的城市理念、创作方法以及主题思想。英国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聚焦空间景观中的文化叙事、权力机制、精神表征以及民族认同等社会文化建构,分析英国社会文化在小说文本中的多维再现。本书稿旨在阐释城市书写如何成为英国小说中重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阐释手段。本书稿
    吴庆军文学14.6万字
  • 会员
    无论是新人作者还是资深作家,都会遭遇写作瓶颈期。对此,畅销书作家、资深写作导师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给出的解决方法是:放手写吧,直面自己心中的恐惧、疑虑和眼前的挫折,凭借对写出佳作的热切渴望,让自己深深沉浸在写作这门手艺中。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身的写作经历,介绍了写出令人难忘的故事并度过有意义的写作生涯的方法。他为想要有所成就的写作者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探明读者真正想要的东西,并坚持不懈地学习写作技巧
    (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文学12.6万字
  •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1562—1627)、友人艾儒略(1582—1649)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1965—)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在这“漫长的现代”过程里,中国文学经历剧烈变动,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本书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
    王德威主编文学64.5万字
  • 会员
    本书将辞赋史与学术史融会贯通,深入勾画宋代文化的发展以及转向内在的演进历程,对揭示“近世”传统中国的面貌具有探索性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对辞赋作品的分析,揭示宋人对“盛世”的理解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探讨北宋中期以来宋人在构建宇宙秩序与心灵秩序方面的努力,追寻耕读传家观念和乡土中国的生活范式,发掘华夷之辨观念的发展与民族精神、华夏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塑造等,这些研究在“预流”当下学术、弥补学界研究之
    刘培文学31万字
  • 会员
    本书利用“一点两翼”的研究思路——以唐诗自注为研究立足的“一点”,以自注本体探究为“一翼”,以发掘诗歌自注与史书自注、诗歌文本、诗人三者关系的拓展研究为另“一翼”,将唐诗自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力求解析史书自注对唐诗自注生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唐诗自注与诗歌情旨内涵亲疏关系变化的轨迹,以及以注入诗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诗人的作品传播意识,从而将对唐诗自注的认知与研究推进到更
    魏娜文学2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