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简介
第2章 新版自序:在历史中感悟人生
第3章 自序:一生最爱是诗文
第4章 《诗(附词·联语)》:满怀思念与憧憬的北漂青年
第5章 怀念在浙江做幕僚的郭嵩焘
第6章 知命与忍耐
第7章 诗人多感触,词臣聊赋诗
第8章 才茂而命不足以副之
第9章 对自我的严要求高标准
第10章 孤云断处是家乡
第11章 盼望九弟凭功名来京师
第12章 为拂袖而去的奴仆赋诗
第13章 进取之心也不可太急切
第14章 一个清贫而快乐的音韵学家
第15章 人在魏阙,心慕江湖
第16章 此卧龙非彼卧龙
第17章 文人雅举:以诗索字
第18章 后世无人识义山
第19章 郁闷之心的强烈倾泻
第20章 对六弟的殷殷期盼
第21章 拳拳爱才的乡试主考
第22章 古道雄奇感慨多
第23章 留侯难复制
第24章 旅途中过生日
第25章 故乡永在心头
第26章 秋风中的愁绪
第27章 冒失的王率五
第28章 四个弟弟中最看重老九
第29章 民间有大才
第30章 曾氏心目中的梅曾亮
第31章 愁中最美是乡愁
第32章 生命不息,进取不止
第33章 与无锡薛家的两代交情
第34章 偶尔的清闲过得也不舒畅
第35章 送别好友典试贵州
第36章 曾氏之人师唐鉴
第37章 心事浩渺连广宇
第38章 诙谐中的实情
第39章 以诗为老九贺生
第40章 为与王闿运的忘年交画上圆满句号
第41章 因祸得福俞曲园
第42章 人性中的两大毛病:嫉妒与贪欲
第43章 《附一 词》:天上人间第一等美满事
第44章 《附二 联语》:长沙府科举史上的佳话
第45章 两个名典化入无痕
第46章 面壁反思
第47章 天地中的小而孤
第48章 主僚同修
第49章 三副联语三种境界
第50章 湖南最大的私人藏书楼
第51章 以联规劝
第52章 以联勉励
第53章 深情挽同年
第54章 割臂疗夫的易安人
第55章 名与谤相随
第56章 近代湖南名吏李星沅
第57章 乱世官不好做
第58章 期望所作挽联列前五名
第59章 湘军名将李续宾
第60章 无限哀伤却在不言中
第61章 难得一见的生挽
第62章 少有的节烈清官
第63章 文人心态的大暴露
第64章 世间伤心事:长兄挽幺弟
第65章 倒霉的何桂清
第66章 安徽战场上的亲密战友
第67章 因军功官至抚藩的李氏兄弟
第68章 享尽人间真趣的福人
第69章 不了了之的晚清奇案
第70章 平生最后的一副挽联
第71章 另类挽联
第72章 截断后路的严厉自修
第73章 人生低谷时的自勉
第74章 不为与该为
第75章 为善与忧乐
第76章 谨与敬
第77章 晚年心境
第78章 做事与处世
第79章 趋利与避害
第80章 困境中的心态
第81章 敬畏明强
第82章 军营中的收敛
第83章 《文》:亲信左右之言不可尽信
第84章 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
第85章 材需成器以适用
第86章 花未全开月未圆
第87章 师道之源流
第88章 人才第一
第89章 修身的关键在于能否慎独
第90章 晦处与显达
第91章 特立独行曾国华
第92章 姚鼐在湖南的传人
第93章 曾氏古文中的重头戏
第94章 为何要编《经史百家杂钞》
第95章 以移风易俗为己任
第96章 近代湖湘编辑家邓湘皋
第97章 三湘士人的榜样
第98章 治国大计:内仁外礼
第99章 曾氏家族的家学与秘传
第100章 匡衡对汉成帝的三条规劝
第101章 奏议以明白易晓为要
第102章 心术乃立论之根本
第103章 议论当义理正当
第104章 父执对子侄辈的情谊
第105章 利益 义理 人情与典 浅 显
第106章 文风贵在光明俊伟
第107章 湘军金陵围城简史
第108章 为秘书之父写的碑文
第109章 恪守家风的万宜堂主
第110章 曾李之间的恩怨离合
第111章 总督对士人的希望
第112章 克己爱人,去伪存拙
第113章 近代湘人的杰出代表
第114章 孙子心目中的祖父母
第115章 湖湘文章的源头
第116章 懦弱的父亲,刚强的母亲
第117章 小仁与大仁
第118章 修身自律的理论基础
第119章 儒家子弟不能办军事
第120章 英雄以谦退诫子弟
第121章 气节与傲的区别
第122章 知古而不能泥古
第123章 积功而致效
第124章 勤于做小事
第125章 德器为主,才能为次
第126章 勉强的意义
第127章 振奋之气可以激励士气
第128章 忠诚勤劳可任艰巨
第129章 用人之道:因量器使
第130章 书不可尽信
第131章 天命究竟起多大的作用
第132章 磊落豪雄樊将军
第133章 谦退自抑汉文帝
第134章 刚直骄傲周亚夫
更新时间:2024-11-04 14: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