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第二版)
第1章 交换机配置基础
1.1 交换机的硬件及选购
1.1.1 交换机的面板
1.1.2 交换机的选购和参数指标
1.1.3 交换机的内部结构
1.1.4 交换机的加电启动
1.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2.1 进入交换机配置环境
1.2.2 交换机的命令模式
1.2.3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
1.3 交换机端口配置
1.3.1 交换机的端口类型
1.3.2 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1.4 交换机端口安全
1.4.1 端口安全概述
1.4.2 端口安全的配置
1.5 交换机的工作机制
1.5.1 构造和维护交换地址表
1.5.2 交换数据帧
1.5.3 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2章 路由器配置基础
2.1 路由器基础知识
2.1.1 路由器的面板
2.1.2 路由器的组成
2.1.3 可选配的路由器接口类型及应用
2.1.4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2.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3 路由器配置基础
2.3.1 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2.3.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3章 IP路由原理
3.1 IP路由概述
3.1.1 IP路由过程
3.1.2 IP路由选择协议
3.1.3 路由决策原则
3.1.4 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3.1.5 Windows系统中的IP路由表
3.2 静态路由概述
3.2.1 直连路由
3.2.2 静态路由
3.2.3 默认路由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4章 虚拟局域网
4.1 虚拟局域网概述
4.1.1 虚拟局域网的产生
4.1.2 VLAN的工作机制
4.2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
4.3 虚拟局域网的基本配置
4.3.1 VLAN的基本配置和常规命令
4.3.2 跨交换机配置VLAN
4.4 虚拟局域网中数据的转发
4.4.1 同一VLAN、不同交换机之间的数据转发
4.4.2 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转发
4.5 三层交换技术
4.5.1 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4.5.2 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配置
4.6 单臂路由在虚拟局域网中的应用
4.7 虚拟局域网的综合配置
4.7.1 多层交换结构中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4.7.2 多层交换结构中路由器的配置
4.7.3 多层网络结构中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综合配置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5章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RIP
5.1 RIP基础
5.1.1 RIP概述
5.1.2 RIP的工作机制
5.2 路由自环
5.2.1 路由自环的产生
5.2.2 解决路由自环
5.2.3 RIP中的计时器
5.3 RIP的配置
5.3.1 RIP的配置步骤和常用命令
5.3.2 RIP基本配置实例
5.3.3 被动接口与单播更新
5.3.4 浮动静态路由
5.3.5 RIPv2认证和触发更新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6章 OSPF路由协议
6.1 OSPF基本概念
6.2 OSPF的工作流程
6.2.1 建立路由器的邻居关系
6.2.2 选举DR和BDR
6.2.3 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6.2.4 路由表的产生
6.2.5 维护路由信息
6.2.6 OSPF运行状态和协议包
6.3 OSPF中的计时器
6.4 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6.4.1 点到点网络的OSPF配置
6.4.2 广播多路访问链路上的OSPF配置
6.4.3 基于区域的OSPF认证配置
6.4.4 基于链路的OSPF认证配置
6.5 多区域OSPF基础
6.5.1 多区域OSPF概述
6.5.2 多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6.5.3 远离区域0的OSPF的虚链路
6.5.4 验证OSPF在不同区域间的路由选路
6.6 多区域OSPF的高级配置
6.6.1 OSPF末节区域
6.6.2 完全末节区域
6.6.3 OSPF NSSA区域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7.1 广域网概述
7.2 HDLC协议
7.2.1 HDLC的数据帧
7.2.2 实际应用中的两个技术问题
7.2.3 HDLC配置实例
7.3 PPP协议
7.3.1 PPP协议概述
7.3.2 PPP协议配置案例
7.3.3 PPPoE协议概述
7.3.4 PPPoE配置案例
7.4 帧中继
7.4.1 帧中继概述
7.4.2 配置帧中继交换机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8章 NAT技术
8.1 NAT基础
8.1.1 NAT的概念
8.1.2 NAT的分类
8.1.3 NAT的工作过程
8.2 NAT的配置
8.2.1 NAT的配置步骤
8.2.2 静态NAT配置实例
8.2.3 动态NAT配置实例
8.2.4 园区网中的NAT配置举例
8.3 NAT排错
8.3.1 验证NAT
8.3.2 调试NAT
8.3.3 清除NAT转换表中的条目
8.3.4 NAT限速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9章 ACL访问控制技术
9.1 ACL概述
9.1.1 ACL简介
9.1.2 ACL的访问顺序
9.1.3 ACL的分类
9.2 ACL的配置
9.2.1 ACL标准配置举例
9.2.2 ACL扩展配置举例
9.2.3 ACL综合配置举例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10章 生成树协议与冗余网关协议
10.1 生成树协议概述
10.1.1 交换机中的冗余链路
10.1.2 生成树协议的发展
10.2 STP
10.2.1 生成树协议的基本概念
10.2.2 STP中的选择原则
10.2.3 STP端口的状态
13.2.4 生成树的重新计算
10.2.5 生成树的配置命令
10.3 PVST
10.4 MSTP多实例生成树协议
10.4.1 MSTP协议综述
10.4.2 MSTP的配置案例
10.5 三层冗余网关协议
10.5.1 HSRP协议
10.5.2 VRRP协议
10.5.3 单VLAN的VRRP应用
10.5.4 多VLAN的VRRP应用
10.5.5 冗余技术的综合使用案例MSTP+VRRP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11章 路由重分布
11.1 路由重分布概述
11.1.1 路由重分布的基本概念
11.1.2 路由重分布的命令
11.1.3 在多路由协议中选择最佳路径
11.2 静态路由、RIP或OSPF、EIGRP路由重分布举例
课后练习及实验
第12章 综合案例
12.1 功能概述
12.2 各设备配置清单
12.2.1 各路由器的主要配置
12.2.2 各交换机的主要配置
12.3 全网段连通性测试及服务验证
12.3.1 在PC1上测试全网段的连通性
12.3.2 配置内外服务器
12.4 访问控制列表的设置
12.5 NAT地址转换
12.6 VoIP测试过程
12.7 生成树测试
课后练习及实验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19-10-18 19:06:28